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3年4月22日湖北省中小学公开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湖北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l.5分,共60分
1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

A、宪法
B、法治
C、依宪治国
D、依法执政
2

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  )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

A、农民增收
B、农业增产
C、农村安宁
D、乡村振兴
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要坚持用(  )凝聚人。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党的理想信念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A、教育、科学、文化
B、创新、创业、创造
C、教育、科技、人才
D、科教、人才、创新
5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般被称为“秋闱”“秋试”的是(  )。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6

《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中小学阶段要重视引导学生加强(  )等方面的阅读。

A、文学、历史、哲学、艺术
B、文学、历史、自然、社会
C、历史文化、理工农医、法律制度、医疗卫生
D、历史文化、科普知识、法律常识、卫生健康
7

2023年3月23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介绍推进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有关情况。他表示,在深化卓越人才、紧缺人才培养机制融合创新方面,我国支持高校增设碳储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科学、可持续能源等31种国家战略和民生急需的“四新”专业。此处,“四新”专业是指(  )。

A、新工科、新理科、新农科、新文科
B、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理科
C、新理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D、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8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持续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突出“普惠发展”,义务教育突出“(  )”,高中阶段学校突出“多样化”,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A、优质均衡
B、资源平衡
C、免试就近
D、公平免费
9

2023年2月13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的主题是(  )。

A、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
B、数字教育与人类未来
C、数字教育改变世界
D、数字革命改变教育
10

《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11

“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采用的德育措施是(  )。

A、奖惩法
B、楷模法
C、陶冶法
D、说服法
12

最早倡导终身教育的学者是法国教育家(  )。

A、布鲁纳
B、全纳
C、朗格朗
D、赞可夫
13

王老师在新单元教学开始前,总是通过小测验、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目的是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这种评价方式是(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问题性评价
14

李老师是九(3)班物理老师,上物理课时,学生积极性不高。于是李老师就对课堂情况进行记录,以便分析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下列有关李老师运用的这种研究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种方法在研究对象人数多且分散时,应用困难
B、这种方法只能说明“为什么”,不能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
C、由于教育现象复杂且不断变化,因此这种研究方法会影响研究的信度
D、这种方法往往取样小,观察资料琐碎,不易系统化,因此普遍性的程度不高
15

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

A、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C、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D、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6

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易出现抽象思维,这种现象在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中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7

考试后,学生分析考试失败原因,并做出下一步计划和安排,这属于(  )。

A、精加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
18

下列有关历代文教政策的对应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兴文教,抑武事
B、唐朝:尊孔崇儒,兼用佛道
C、汉朝: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D、元朝: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
19

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going”的“ing”后,再教学生学习“playing”“coming”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现象的是(  )。

A、共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
C、概括化理论
D、实质训练说
20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21

下列有关“幼儿园教师”角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儿童生活的照料者
B、活动环境的提供者
C、活动的管理者
D、儿童的监护人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条提出,教育应当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  )。

A、思维能力
B、实践能力
C、自我管理能力
D、解决问题能力
23

下列有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发展的规模由文化决定
B、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
C、教育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D、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24

以下关于隐性课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
B、隐性课程独立于学校课程建设之外
C、隐性课程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D、校园文化所蕴含的审美精神会对人产生影响,因此算是一种隐性课程
25

下列哪种情况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知、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26

某日,学校八(5)班第三、四节是数学课。第三节课时,学生李毅举手说“头疼”,数学老师熊老师让他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下课后,因有学生问问题,熊老师就没有询问李毅的病情。第四节课上了几分钟后,李毅又举手说“头疼难受”,熊老师说:“等我把这道题讲完。”又过了几分钟,李毅突然倒在地上,熊老师见状马上将李毅背到自己的私家车上送至医院。李毅经抢救无效死亡。对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毅的死亡是其自身原因造成,应由他自己承担责任
B、熊老师对李毅有救助义务但救助不及时,应承担部分责任
C、李毅、熊老师和学校都有过错,应由三方共同承担责任
D、熊老师救助不及时的责任应由其学校承担
27

李某担任某县高一历史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李某服务期未满、学校历史老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李某在职学习。李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2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源于春秋末期越国国君勾践
C、词是诗的别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
D、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著名诗作有《归园田居》《醉翁亭记》
29

我国古代记载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著作是(  )。

A、《梦溪笔谈》
B、《天工开物》
C、《营造法式》
D、《墨子·墨经》
30

下列有关古代发明创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东汉华佗被誉为“医圣”,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
B、制造候风地动仪测量地震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是张衡
C、东汉时杜诗发明的水排有效解决了水流从低处往高处灌溉的问题
D、秦朝首次修建长城与明代最后修建长城的目的都是为了阻止游牧民族南下
31

下列有关救护知识,正确的是(  )。

A、烫伤应迅速使用牙膏涂抹皮肤
B、体温过高发生惊厥应立即喂水喂药
C、鱼刺卡喉可以用吞咽馒头或喝醋解决
D、果冻误吸入气道可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32

关于宇宙的起源,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理论是(  )。

A、黑洞理论
B、大爆炸理论
C、暗物质学说
D、能量守恒定律
33

下列关于医学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疟疾的发生与蚊子有关
B、中风主要是指脑血管阻塞
C、人体的正常脉搏是60—100次/分
D、甲肝和乙肝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
34

占人体细胞干重5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是(  )。

A、糖原
B、蛋白质
C、脂肪
D、核酸
(一)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35—37题:

2022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某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78亿元,同比增长11.4%,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3200个,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83.4%,同比增长24%;利用外资规模基本稳定,实现利用外资460亿元,占全省的11.4%;进出口贸易总额886亿元,占全省的18.7%。

某市的商业服务网点共1740个,比去年增加了240个;就业人员0.7万人,同比增加了1.6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在消费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占26.7%,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服装类占19.3%,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文化娱乐类占34%,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其他类占20%。

35

2021年,该市的就业人员是多少?(  )

A、0.479万
B、0.157万
C、0.269万
D、0.43万
36

假如该市共吸引外商投资967亿元,则外资的实际利用率是多少?(  )

A、40%
B、48%
C、56%
D、61%
3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21年,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其他类占50%
B、2022年,该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4738亿元
C、2022年,该省利用外资约4035亿元
D、2021年,在所占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中,日用品所占比重高于服装类所占比重
(二)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38~40题。

Custom has not been commonly regarded as a subject of any great moment. The inner workings of our own brains we feel to be uniquely worthy of investigation, but custom, we have a way of thinking, behaviour at its most commonplace. As a matter of fact, it is the other way around. Traditional custom, taken the world over, is a mass of detailed behaviour more astonishing than what any one person can ever evolve in individual actions, no matter how aberrant. Yet that is a rather trivial aspect of the matter. The fact of first-rate importance is the predominant role that custom plays in experience and in belief, and the very great varieties it may manifest.

No man ever looks at the world with pristine eyes. He sees it edited by a definite set of customs and institutions and ways of thinking. Even in his philosophical probing he cannot go behind these stereotypes; his very concepts of the true and the false will still have reference to his particular traditional customs. John Dewey has said in all seriousness that the part played by custom in shaping the behavior of the individual as over against any way in which he can affect traditional custom, is as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vocabulary of his mother tongue against those words of his own baby talk that are taken up into the vernacular of his family. When one seriously studies the social orders that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autonomously, the figure becomes no more than an exact and matter-of-fact observation.

The life history of the individual is first and foremost an accommodation to the patterns and standards traditionally handed down in his community. From the moment of his birth, the customs into which he is born shape his experience and behavior. By the time he can talk, he is the little creature of his culture, and by the time he is grown and able to take part in its activities, its habits are his habits, its beliefs his beliefs, its impossibilities his impossibilities. Every child that is born into his group will share them with him, and no child born into one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globe can ever achieve the thousandth part. There is no social problem it is more incumbent upon us to understand than this of the role of custom. Until we are intelligent as to its laws and varieties, the main complicating facts of human life must remain unintelligible.

38

What does the word “trivial”(Line 6, Para 1) most probably mean?(    )

A、important
B、serious
C、ordinary
D、considerable
3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statements is not correct?(    )

A、It is impossible to observe the world without any preconceived notions.
B、Custom play a major part in experience and belief, as well as the enormous variety in which it can appear, is extremely important.
C、The primary complex aspects of human life must remain inexplicable until we are aware of its laws and variety.
D、The individual’s life story is primarily a modification to the patterns and norms that have been passed down orally in his neighborhood.
40

According to John Dewey,(    ).

A、traditional custom practiced all over the world, is a mass of intricate behavior that is more amazing than anything that one person could ever evolve in their own peculiar actions.
B、the figure is reduced to nothing more than a precise and objective observation when one carefully examines the social orders that have had the chance to emerge independently.
C、every child born into his group will share function of tradition with him, and no child born into on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can ever reach the thousandth part.
D、when one first learns to speak, he is already a tiny member of his society. When he is older and able to participate in its activities, his culture’s customs, beliefs, and impossibilities become his own.
二、材料作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三)

请阅读以下材料,并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施科教强国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驾马车”。但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三驾马车”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尽管从理论上说“三驾马车”是并驾齐驱,并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但从实践层面看,有时并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甚至是各自发力,从而在不断撕裂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职能,并且越是研究型大学,这一现象越是严重。

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任务相比,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不仅要解决人民群众对于上大学的美好愿望,还需要解决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问题。这两个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211工程”“985工程”之类的赶超工程项目。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进程中,高校发展一是靠办学规模扩张的思路,二是靠获得工程项目的思路,尤其后一思路不仅削弱了人才培养职能,强化了科研职能,使高等教育从以往以教学为中心转向以科研为中心、在进入到教学科研并重的双中心,由此形成高等教育内外部非常纠结的评价导向,进而破坏了高等教育文化生态。需要强调,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本质职能,科研是高等教育衍生职能,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反哺职能。但在一定发展阶段,以牺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代价而迅速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是具有一定时代性的产物,但在今天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时,显然高等教育应该要做的不是沿袭以往的发展思路,而是以坚守人才培养为核心,恢复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科研和社会服务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精英教育不只是满足高质量的就业,不只是强调人数的少而精,而是聚焦社会进步的优而强。尤其是精英大学,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如降低规模和生师比,改进急功近利的评价方式。当前,党中央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与其说这是对过去一段时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职能被忽视或弱化的纠偏,毋宁说是国家对未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职能偏离中心的另一种“预警”。

41

写作要求:请结合实际,围绕“坚守人才培养为核心”这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1000—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