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3年4月22日天津市蓟州区教师招聘 《教育理论基础》考试题(考生回忆版)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天津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0.8分,共20分。
1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2

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出现品德不良行为的高峰年龄在(  )。

A、10-13岁
B、15-18岁
C、13-15岁
D、18-22岁
3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规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时间不超过(  )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  )分钟。

A、30 60
B、45 60
C、45 90
D、60 90
4

王芳的奶奶为了让王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定王芳只要每天按时睡觉,就可以不用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王芳奶奶运用了(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祖母法则
D、惩罚
5

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出行为指令
B、通过观察行为测量
C、提取需有意识搜寻
D、激活速度比较快
6

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都属于(  )。

A、以掌握知识为主的方法
B、以训练技能为主的方法
C、以陶冶情感为主的方法
D、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7

陶行知曾提到“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上述观点是对他(  )观点的描述。

A、生活即教育
B、教育即生活
C、学校即社会
D、社会即学校
8

以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为显著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道尔顿制
B、班级授课制
C、贝尔—兰卡斯特制
D、分组教学
9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C、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D、发扬教学民主
10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原有的(  )是实现学习的“最关键的因素”。

A、知识水平
B、认知结构
C、经验水平
D、学习动机
11

1917年的暑期,毛泽东与校友萧子升结伴,一人一把伞、一个持包,行程近90公里,游历长沙、宁乡、安华等5个县不少的乡镇,深入调查研究当时的社会问题,并将“游学”途中的感受写成文章投稿。材料中毛泽东的“游学”是对(  )的很好例证。

A、三思而后行
B、学思行结合
C、言必行,行必果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地位是(  )。

A、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B、教育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C、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
D、教育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13

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4

下面几种事物不属于创造性作品的是(  )。

A、《共产党宣言》
B、《四书集注》
C、《哈利波特》中文译文
D、《金刚经》原文手抄稿
15

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这种教育目的观体现的是(  )的观点。

A、人文主义课程观
B、科学主义课程观
C、知识本位课程观
D、能力本位课程观
16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7

现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人的较复杂的整块知识是用图式来表征的,下列哪项不属于图式的含义(  )。

A、图式具有概括性,个体的图式是发展的
B、图式中含有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含有非本质特征
C、图式相当于脚本,表征的事件有一定的时间顺序
D、图式中的知识是以某种方式或结构组织起来的
18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19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分析与传统心理学的分析的主要差异是(  )。

A、强调解题过程分析
B、强调解题策略分析
C、强调知识与人格特征相互作用分析
D、强调不同类型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析
20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21

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
22

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以下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即(  )。

A、讲解与演示过程
B、参观与讨论过程
C、教授与学习过程
D、提问与对话过程
23

学生是一个尚未成熟的未定型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所展示的各种特征还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所以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种观点说明学生的本质属性是(  )。

A、学生是丰富、多样的人
B、学生具有能动性
C、学生具有创造性
D、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4

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是(  )。

A、点红实验
B、延迟满足实验
C、陌生人情景实验
D、哈罗恒河猴实验
25

强调知识的情境性属于(  )的观点。

A、社会建构主义
B、信息加工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精神分析学派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6

简述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主要特征。

27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一)

材料1:

有一段时间晚上经常停电,校领导看不下去了,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好多支蜡烛,即使停电也不能停止学习。有一个晚上,整个校园都被蜡烛点亮的时候,有一个教室是漆黑的,并不断传出欢声笑语。我们班主任于老师觉得昏暗的烛光会对我们眼睛有害,于是顶着被批评的风险让大家把蜡烛熄灭,跟他一起聊人生谈理想,互诉衷肠。那晚大家都很开心,也对彼此多了一份了解。事后当然是班主任被年级主任批评但我们都知道,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是一个好人,真心实意地对学生好。这件事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让我重新认识教师这个职业,让我有愿望有动力去像他一样影响更多的人。

材料2:

以前我在班主任的物理课上提问时,他总是善意地笑笑,然后耐心讲解,后来看到我排名下降那么快,班主任开始以恶劣的态度对待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挖苦我。有一次,当他讲完课,对大家说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我高声地问了一个问题,他完全没有理会我,甚至连头都没有抬起来。起初,我以为老师没有听见,便以更大的声音喊出了问题,他还是不理会,甚至继续询问其他同学谁还有疑问。那时,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以同情的目光回头看我,我觉得脸上开始发烫,但却还不死心,再次喊出问题,这次老师更过分了,直接说:“既然没有问题,那么,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拿出。”所有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了我,我一个女生迎着全班70多个人的同情目光,默默地低下了头。当时觉得自己简直丢死人了,我发誓以后绝不会再问他一个问题。

28

问题:

(1)请运用教育学相关知识分析两则材料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4分)

(2)请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