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备案制教师招聘《语文学科》考试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江苏    来源:fenb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驻村规划师(zā)进乡野,发掘乡村的(bǐng)赋潜力,为乡村量身订制了一份通向美好明天的长远规划,以润物无声的“陪伴式乡建”开阔了村民的眼界,提升了村民的素质。
B、确定航空强国目标,(bì)画航天盖图,我们要以航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引领技术创新,加快高标准、可持续、为人民增福(zhǐ)的航天事业。
C、不要只羡慕人光鲜后的甜,而无视人背后努力时的苦:世界上哪有一(cù)而就的胜利,惟有反复(cuì)火才能百炼成钢,哪有平白无故的幸运,惟有经受磨厉才能把握良机。
D、北京冬奥会赛场上我们运动员奋(jí)扬帆,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切(cuō)技艺,展现了自信奋发的精神面貌,赢得了竞技对手的高度尊重,受到了场内外观众的一致赞誉。
2

下面语段括号中,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选项是(  )。

《中国扶贫脱贫史》一书,第一次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扶贫脱贫的伟大事业和成就完整地(  )下来,(  )能让广大读者和群众更多地了解扶贫脱贫的宏大面貌和伟大成就,(  )能让世界更多地知道中国反贫困斗争的方式、经验和智慧。本书(  )了国内系统研究扶贫脱贫历史的空白,其规模、容量、完整性和系统性,使其成为我国反映新中国扶贫脱贫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的奠基之作。

A、记录、既、又、弥补
B、收录、不仅、而且、弥补
C、记录、不仅、而且、填补
D、收录、既、又、填补
3

下列句中,使用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

A、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B、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C、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许先生创作的“荷风千里”这幅画,将古雅的气韵、明快的时代融合在一起,受到大家的好评。
4

文章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是(  )。

所以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这就所谓是我们的鉴别力。但是一个人若想有鉴别力,必须现有独立的判断力,不为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一时的诱惑所动。

A、所以一个人真有学问,其实就是善于辨别是非,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鉴赏力。
B、所以一个人真有学问,其实就是善于辨别是非,所谓这就是我们的鉴赏力。
C、所以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就是一个人善于辨别是非,其实这就所谓是我们的鉴赏力。
D、所以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者,这就是所谓是我们的鉴赏力。
5

下列选项中,哪一句,填在文章划线处最恰当(  )。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从这几个实例看,我们可以看出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______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A、美感经验不一定就是移情作用,但移情作用却含有美感经验。
B、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但美感经验却含有移情作用。
C、美感经验不一定就是移情作用,但美感经验却含有移情作用。
D、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但移情作用却含有美感经验。
6

下列各句中,全都使用比喻修辞的是(  )。

①富贵于我如浮云。

②它们嚼的不止是草,而是冬天里迸发的绿意,以及草场上无边无际的阳光。

③微云掠空,斜斜的排着,像一首短诗,像一阙不规则的小令。

④只是云彩总爱反复的更改着,叫风声无从传布。

⑤半天朱霞,粲然如焚,映着草地也有三分红意了。不仔细分辨,就像莽原尽处烧着一片野火似的。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7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
C、《论语》是专门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合。
D、《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8

下面对《黄鹤楼》一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前两联抚今追昔,两个“空”字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来写,抒发了诗人对世界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B、颈联勾勒出诗人故乡的江上美景,晴川沙洲,绿树芳草,形象鲜明,色彩缤纷。
C、尾联以抒情作结,在自问自答中以“愁”结束,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雾霭所隔,表达游子思想心切的情感。
D、全诗意境开阔,风景如画,情真意切。“悠悠”“历历”“萋萋”等叠词的运用使得诗句声调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二、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8分。
9

登山,抒发“会当凌绝顶,”的豪情;临水,感受“潮平两岸阔,”的意境;离别,以“海内存知己,”宽慰朋友;迷茫,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自己,看见落花领悟“落红不是无情物,”的精神。遇到飘雪,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妙喻;泛临烟雨楼,会遥想“,吹笛到天明”;阔别家乡,可意会“浮云游子意,”。

三、阅读理解。本大题共10题,共36分。
(一)

(一)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甲】

都门杂咏

十月冰床遍九城,游人曳去一毛轻。

风和日暖时端坐,疑在琉璃世界行。

(选自《万首清人绝句》)

【乙】

金海冰上作蹴鞠之戏,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位而立,以革为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坠,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或此队之人将得,则彼队之人蹴之令远。欢腾驰逐,以便捷勇敢为能,将其用以习武。

(选自《燕京岁时记外六种》)

10

写出划线句的意思(4分)

11

下列对古诗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游人曳去一毛轻”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游人在冰上拖曳冰床的轻松。
B、“疑在琉璃世界行”描绘出一幅晶莹剔透的冰床与风和日暖的环境,互相交融的冰雪图。
C、“欢腾驰逐,以便捷勇敢为能”写出了人们投入蹴鞠运动中积极投入的动作、心理、活跃场面。
D、“以革为球,掷于其中,俟其将堕,群起而攻之,以得者为胜”介绍了蹴鞠活动的规则。
(二)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6分)

材料一:

①我国“天宫”空间站是一座组合式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巡太空天文台、“神舟号”飞船和“天舟号”货运飞船等组成。空间呈“T”字形,2段实验舱分别连接在核心舱的左右两端。“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分别对接核心舱前后两端。

②“天宫”空间站的体积很大,直径长达5米,重量在100吨左右,空间约110立方米,电力100千瓦。“天宫”空间站体量实在太大了,各舱段必须分别发射,在太空中进行组装。

③“天宫”空间站各舱段既是各自独立的,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太空组合体,完成各项任务。“天宫”空间站主要的科学任务是验证生命保障系统的关键技术,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试验、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太空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空间站将开展太空科学研究和应用实验,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航天医学、微重力科学、天文学和基础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有望产出一大批重大科学成果,突破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获得无法估量的经济社会效益。

(选自2021年5月《科学24小时》,有删改)

材料二:

①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此次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4个地面分课堂。在太空环境中,乒乓球放在水杯里不漂浮,杯子敞口状态下在太空翻转,杯中的水也不会滴洒;花朵折纸放到了水膜上,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一朵美丽的花朵在太空绽开;泡腾片与水球来一场相遇,在失重环境下,水膜中的泡腾片不断产生气泡,水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欢乐的“气泡球”……每一个实验都让人大开眼界、脑洞大开。这些在地球上很难完成的实验,能够带给青少年新鲜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更多科学原理、获取更多科学知识。

②此次授课,不只是三位老师单向传输,还包括多名学生主动求问。比如,有小朋友问,“请问你们在太空上看到的风景和地球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你们会看到星星眨眼睛吗”“你们能看到UFO吗”“天像地球一样蓝吗”王亚平都一一进行了回答。“到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UFO”“航天员看到的星星格外亮,星星也不会眨眼睛了”“天空不是蓝色,而是深邃的黑色”“我们每天都能看到16次日出,因为,每90分钟我们会绕地球一圈”。耐心而严谨,细致而诚恳,这种良性互动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这堂课,青少年更加了解国家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和成就,特别是三位老师在自己的空间站授课,更能让青少年拥有民族自豪感。

(选自2021年12月15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材料三:

①中国的3位航天员入驻天和核心舱工作生活已经一个多月了,科研人员竭尽所能,为航天员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并屏蔽了宇宙辐射与粒子流。不过有一些危害却难以避免,例如失重引发的种种问题。

②短期暴露于微重力会导致空间适应综合征,即由前庭系统紊乱引起的自限性恶心。由于人类突然失去重力的影响,原本的头上脚下的位置感变成了什么方向都可以,人始终处于漂浮状态,这会引起恶心感。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这种感觉是可以克服的。

③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则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肌肉骨骼系统的退化、体液分布的变化和本体感觉的丧失等。此外,漫长的外太空之旅可能会严重影响航天员的胃肠组织,并可能会严重损害航天员的大脑。

④在长期失重导致的诸多健康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肌肉质量的下降。如果没有定期进行锻炼、航天员可能会在5-11天内损失多达20%的肌肉量。肌肉中肌纤维类型也会发生变化,用于维持姿势的慢肌(耐力纤维)被不能承受任何繁重劳动的快肌(快收缩纤维)所取代。所以航天员在空间站中要定期进行针对性运动,并补充激素和服用药物,以维持肌肉和体重。

⑤在微重力环境中,还会导致骨骼负荷减少,骨质流失会迅速增加。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10年的骨流失为3%,而在微重力环境中,他每个月要面对大约1%的骨流失。骨密度快速降低,会使骨骼脆弱,类似于骨质疏松症。不过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不同,航天员返回地球后最终会恢复骨密度。在太空旅行3—4个月后,航天员大约需要2—3年来恢复丢失的骨密度。

(选自2021年7月28日《中国航天报》,有删改)

12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天宫”空间站是一座组合式空间站,呈“T”字形,“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分别连接在核心舱的左右两端。
B、“天宫”空间站各舱段必须分别发射,它们各自独立,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成组合体完成各项任务。
C、在失重导致的诸多健康问题中,危害最严重的是肌肉质量的下降,会导致肌肉中肌纤维类型发生变化。
D、“天宫”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因此在太空一天能看到16次日出。
13

结合材料二概括“天宫”课堂的特点。(3分)

(三)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9分)

冰雕雪塑

祝劲松

①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晶莹闪耀的“大雪花”主火炬台、孩子们手中的雪花花灯……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冰雪元素无处不在,尽显冰雪之美。

②化自然冰雪为人文艺术,冰雪雕塑散发独特的艺术韵味。与其他材质雕塑相同,冰雪雕塑也在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形式上穷尽艺术巧思。不同的是,冰晶莹易碎,雪松软绵酥,且两者都易融化,独特的材质,既考验着艺术家的创造智慧,也成就了冰雪雕塑特有的美感。

③冰,重在雕。冰的质地无色透明,可折射光,但雕出的形体层次易隐,从而缺乏立体感。为求轮廓鲜明,冰雕创作除了强调体面关系,突出形体基本特征,还特别注重线的表现。线条若运用得当,能够营造出“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般的生动感。冰雕的制作过程,既有大刀阔斧的营造,也有局部的精雕细刻——线条互相交叉、雕痕纵横交错,在光的折射下如水晶、钻石般璀璨,尤显玲珑剔透,使作品获得远视、近观俱佳的观赏效果。如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圣火之巅”,由24根向上旋转的雅典多立克立柱组成,形成冬奥会火炬意象。主塔四周环绕着冰墙,雕刻有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轮廓分明,线条刚劲,与雕塑形象相辉映,传递出拼搏奋进、勇往直前的奥运精神。

④雪,重在塑。由于雪坯体积巨大,所以雪塑更强调形体中面的作用,通过面的组合强化体积与前后空间层次,以及整体的气势营造和雕塑力量感的表现。如果说冰雕需近观才能品味其玲珑剔透的细微变化,那么雪塑更像是雄浑大气的汉唐雕塑,需远观更能领略其气势之恢弘。如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上的大型雪塑《冬奥·太阳岛之旅》,长100米、高30米,巨大的卡通雪塑“冰墩墩”“雪容融”被哈尔滨特色建筑和雪山环绕着,可爱的形象与浑然一体的雪塑,营造出浓郁的冬奥氛围。

⑤与冰雪运动相同,冰雪雕塑是寒地各族人民识冰御雪的智慧创造,是其性格与审美的集中体现。冰雪雕塑,最耗费人力和时间的是采冰备雪环节,尤其是一些超大型冰雪雕塑创作,百人齐上,“自上而下”连续工作,这需要参与者具有旺盛的精力、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驾驭能力。正是在人与自然的激情碰撞中,冰雪艺术之花绚丽绽放。

⑥自上世纪60年代哈尔滨举办国内最早冰灯游园会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发展,冰雪雕塑已成为一种“热时尚”。作为国际四大冰雪节之一,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从地方性活动发展为国际性活动,成为国际冰雪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如今,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冰雪雕塑不断传承创新。一方面,新技术、新材质被充分运用于创作中;一方面,冰雪雕塑被用于整体造景,塑造场景式空间;同时,传统冰雪雕塑与“声、光、电”技术、数字技术相融合,让冰雪雕塑“动”起来,增强了大众的互动体验,冰雪景观在时代发展中全新绽放。

⑦蓬勃发展的冰雪雕塑,满足着人们的审美和娱乐需求,起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作用。冰雪雕塑作为冰雪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仍需进一步科学规划发展布局,深挖文化内涵,不断强化绿色设计理念,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景象。

(选自《人民日报》,文字有删改)

14

下面有关“冰雪雕塑”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一项是(  )。

A、“冰雪雕塑”虽有独特的材质,但是与其他材质雕塑完全相同,冰雪雕塑也在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形式上穷尽艺术巧思,都有着类似美感。
B、“冰雕”创作除了强调体面关系,突出形体基本特征,还特别注重线的表现。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圣火之巅”显示了冰雕线条的独特运用。
C、“雪塑”创作更强调形体中面的作用,通过面的组合强化体积与前后空间层次,以及整体的气势营造和雕塑力量感的表现。
D、“冰雪雕塑”是寒地各族人民识冰御雪的智慧创造,是在人与自然的激情碰撞中,绚丽绽放的冰雪艺术之花。
15

下面对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雪塑需远观更能领略其气势之恢弘。
B、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雪塑需远观更能领略其气势之恢弘。
C、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雪塑更强调形体中面的作用。
D、运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雪塑更强调形体中面的作用。
16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加点词“特别”一词说明“线条”对于冰雕的作品生动感呈现十分重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⑥段中写到:冰雪雕塑已成为一种“热时尚”。如今,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冰雪雕塑不断传承创新,冰雪景观在时代发展中全新绽放。
C、本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分别从“冰雕”“雪塑”以及“冰雪雕塑蓬勃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描述,展现冰雕雪塑的“极艺术之巧,彰自然之美”的特点。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介绍,冰雪雕塑作为冰雪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已完美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景象。
(四)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14分)

花开花红

于天良

①今天是星期天,我独自一人漫步在街道旁的人行道上。一位白发老人推着一辆自行车,车子的后面载着一个大筐子,筐子里装着好多盒鲜花,在老人载言载笑的热忱下,我买了一盆枝头挂满鲜花的郁金香和一盆含苞待放的凤仙。看着这些花,我就想到了我的母亲。

②母亲年轻的时候,虽然爱花,但是没有时间去养花,白天忙完生产队的活儿,晚上还要在油灯下缝补着一家人的衣服。我们兄弟姐妹相继成家立业后,也看不到母亲在油灯下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母亲坐在一个小木头凳子上,侍弄着各种花儿的枝和叶,[A]妩媚鲜花掩映下的白发母亲,显得是那么满面春风

③母亲爱花,很快就成了村里养花的能工巧匠。家里不大的水泥地面上,成了花的世界,有的竞相开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绿叶滴翠,引来村里爱花的人前来观赏。有的索性剪上一个枝,有的表现出“强悍”,端上一盆花走了。母亲是个乐施好善的人,无论来者如何蛮不讲理,只能将不满留在心底,脸上依然现出牵强的笑容。父亲是个耿直的人,对那些无礼之人,表示出极大的不满。

④秋后的一个下午,父亲去地里干活。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搬弄着一盆富贵竹,一不小心,把自己的腰给扭了。父亲从地里回来,看见蜷伏在花丛中的母亲,急忙扶携着上了炕,父亲生气地把那盆花连根拔起,扔到了院门外。

⑤父母渐渐地步入了老年。步履蹒跚,身体羸弱。农历丁酉年中元节后半夜,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走后,母亲养了一盆雪白的马蹄莲,摆放在父亲的遗像前。

⑥母亲渐渐步入耄耋之年,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几次说服母亲不要养花了,母亲听后做出一个决定:将家里的几盆花,平均分配给我们兄弟姐妹几家。从此,家里只剩下父亲遗像前的一盆马蹄莲花了。

⑦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孤单地住在老家的大院里。母亲不养花了,拾起了在鞋垫上绣花的活儿。

⑧母亲用废旧的衣服,裁剪成鞋垫的样式,用白面糊粘贴成型,开始绣各种花的图案。母亲画花时就如同一位工笔精湛的画家,在鞋垫上勾勒出行云流水的线条。[B]她喜欢牡丹、月季等这些线条比较粗犷的花,绣的时候比较容易,绣出的花儿艳丽、耀眼。

⑨村里进入寒冬农闲时节,白天,左邻右舍的女人们,盘坐在母亲的大炕上,各自拿出绣鞋垫的绝活儿。母亲用半个月的时间,就能绣成一双花儿大红的鞋垫。

⑩从此,在鞋垫上绣花成了母亲的嗜好。

⑪母亲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排开绒线戴上眼镜,细针密缕,绣着鲜红的壮丹,粉红的桃花。绿叶、红花相间的月季,一副绣花的鞋垫完成,好像得到珍宝似的,母亲拿在手里上下翻看着,轻轻地捏一捏,欣赏着。

⑫母亲做绣花鞋垫的消息在亲戚中不胫而走。今天,一个外甥来看望姥姥了,母亲绝不会让外甥空手而返,送上一双绣花鞋垫。过几天,一个孙子想奶奶了,买了一些稀罕的食品,母亲同样送给一双绣花的鞋垫。[C]一双鞋垫,寄托着长辈的期望,抒写着小辈们像火红的花儿一样炽烈的孝心。

⑬小辈们得到母亲绣花的鞋垫,乐呵着,打心底里高兴。母亲也快慰,做起绣花鞋垫来,更乐此不疲,有一种精气神。

⑭从养花到绣花,从身强力壮到皓首苍颜,母亲与花结缘。

⑮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一家子从城里回到老家与年迈的母亲过年。除夕,时钟指向午夜零点,村里响起了祝福的鞭炮声,院子里象征吉祥的旺火燃烧了起来。[D]母亲拄着拐杖,手里拿着三双鞋垫,步履蹒跚地走到旺火边,烘烤吸附着旺火散发出来的光和热。鞋垫上绣着的花,在旺火的光亮中,好似朵朵绽放的鲜花,百媚千红。

⑯[E]母亲将三双绣花鞋垫,依次给我、我的爱人和我的女儿垫上。我端详着鞋垫,满眼是花的火红。

17

下列说法与短文不符的是(  )。

A、短文按时间顺序,回忆了母亲与花的事。
B、短文围绕花,依次写了母亲养花、送花、搬花、绣花的事。
C、文章开头借买花引出下文与母亲与花的回忆,表达我对母亲的怀念。
D、母亲爱花,到晚年才有时间养花、绣花,体现母亲一生操劳。
18

有人认为文本主要写母亲与花相关的事,关于父亲的几件事可以删除,你赞同吗?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5分)

19

关注文中ABCDE画横线的句子,推断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

四、习作。本大题共1题,共20分。
20

2022年冬奥会,中国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邀约,呼吁彼此相依,奔向未来。北京师范大学的青年论坛向你发出邀请,请你联系时代和自身生活,发表一篇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演讲稿。(要求至少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