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1年湖北省中小学教师招聘《初中历史》考试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湖北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图展示的是某原始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的文物以及该处原始居民居住房屋复原图。该原始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遗址
2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
B、修筑秦长城
C、中央集权制度
D、嬴政自称“始皇帝”
3

以下一组数据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某一主题,这一主题是(  )。

A、西汉时期的民族大交融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唐朝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D、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4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新青年》的问世为起点,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下列选项与这段历史相符的表述是(  )。

①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

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提倡民主科学和新道德新文化

④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全国性内战的开始
6

下图数据说明,当时我国(  )。

A、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B、综合国力迅速增强
C、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D、工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7

考古学者在某遗址中挖掘出刻有尖锥状符号和浮雕装饰的石块(如下图)。此遗址最可能位于今天的(  )。

A、中国
B、印度
C、伊拉克
D、墨西哥
8

文艺复兴时期,有些学者认为人类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经达到顶点,而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而衰亡,人类进入千年黑暗的时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认识的价值在于(  )。

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B、准确描述了文明演进的过程
C、掀起了文化复古浪潮
D、推动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
9

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联)(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
B、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C、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
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
10

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企图把福利国家政策硬加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以此来建立一个比以前更为公正的社会。为此,罗斯福新政时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固有的权力结构。美国固有权力结构改变的结果是(  )。

A、国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B、三权分立格局得到强化
C、政府的行政职能被严重削弱
D、总统绕过国会掌握了财政预算
11

截至2021年4月21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43691574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305.5万例。除疫情以外,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等全球问题导致人类陷入困境。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必须(  )。

A、维护本国利益
B、转向海外投资
C、优先发展农业
D、加强国际合作
12

我国以《春秋》《书》《易》《诗》《礼》为专设历史教学内容始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汉朝时期
13

在中外教育史上,学校课程的编制有多种模式,每一种模式都体现了一定的教育取向。历史课程的设计模式主要是指(  )。

①学科中心设计模式

②学习者中心设计模式

③教授者中心设计模式

④问题中心设计模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

历史教学课件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张老师讲到秦统一中国时,在课件中选用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张老师选取课件素材的原则是(  )。

A、延伸性
B、情感性
C、实用性
D、真实性
15

在过程性评价中,通过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的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来评价学生能力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活动法
C、个人作品档案法
D、学生自我评价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6

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标志和历史意义。

17

概述19世纪中期美国、日本和俄国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有多个,比如徐闻、合浦、广州、泉州、宁波等,但史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则是徐闻。汉武帝曾派招募海员从徐闻、合浦港出海,经过日南(今越南)沿海岸线西行,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和黄金等物。这些丝绸再通过印度转销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

——摘编自《早期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过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

18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丝绸之路“时空大挪移”的主要因素。(5分)

(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英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时写道:“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摘编自周一良等《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有了蒸汽作为动力,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齐世荣等《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以乡村为中心的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解体,传统价值也开始被打破。无情的市场竞争和无穷的欲望,打破了悠闲和“社会照顾个人”的传统观念。到17、18世纪之交,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或者清教都无法维持社会的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工人的处境最糟,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

——摘编自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9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国际经济分工的特点,说明英国取得优势地位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负面影响。(6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0小题16分,第21小题18分,共34分。
(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老师在讲授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时设计出下面的教学片段:

环节一:看七雄并立,评战国风云。

环节二:求富国强兵,行商鞅之法。

1.结合问题情景“一个奴隶主的烦恼”,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教师可以结合结构示意图进一步讲解。

2.让学生朗读教材中商鞅变法的内容,整体感知商鞅变法,教师深度解析变法内容的巨大影响。

3.小组交流:

(1)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变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环节三:除岷江水患,叹李冰之智,对李冰进行评价。

20

请回答:

(1)李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用到了哪些教学方法?(8分)

(2)教师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8分)

(四)

请阅读《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教材摘录: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拼死冲杀,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人员损失惨重,只剩下三万多人。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但敌人已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了重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过雪山草地

       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短暂休整后,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了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大雪山,走过了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点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1

问题:

(1)请根据本课内容,设计课堂直观导入和时事导入的逐字稿。(8分)

(2)请你设计出本课的教学目标。(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