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教师招聘《语文学科》考试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山东    来源:fenbi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一)

湖南炎陵秋意正浓,我们前往神农谷林场礁石工区欣赏彩色水杉林。神农谷位于炎陵县十都镇,我去过多次,见过这里的鸟雀鱼虫,也目睹过这里的飞瀑、奇石,看得更多的是原始森林。原先,我只知道夏季的神农谷很美,这里有 10 余万亩的原始森林,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瞬间峰值可达每立方米 22.8 万个。秋天的神农谷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

礁石位于桃源洞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境内,与江西井冈山交界。深秋的礁石处处皆显清雅之景:层峦叠嶂,溪水清澈,云烟浩渺,近处有飞鸟歌唱,远方有薄雾弥漫,动态与静态相称,实景与想象并融。我们尽情地徜徉其中:沐秋风,听山泉,览美景。

林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原先,礁石很少对外开放,后来,这里水杉林的美景被摄影爱好者发现,并逐渐成为“网红”景点后,( ① )。

我们循着沿溪流开辟的山道一路前行。溪谷两边是郁郁苍苍的竹海,竹林中除了几株红豆杉,基本没有别的杂树。此时,红豆杉上正挂着一些显眼的小红果。南方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距今已有 250 万年。因其种子发芽率低,野生苗木少,1999 年被列为国家一级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礁石则是桃源洞红豆杉保护培育基地,这里有南方红豆杉 500 多株,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径达 120 厘米。基地还就地采种、就地培育,现已成功培育出数千株幼苗。

行进大约 2 公里后,我们便到了水杉林地。梯田般的山坡上水杉树整齐地排列着。水杉与红豆杉一样,也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它是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已经发现的化石表明,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水杉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大多灭绝。中国川、鄂、湘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少量水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奇珍。

走在林间小道,两边笔直挺拔、高耸入云的水杉,如仪仗队挺立着,一排排地沿路延伸,引领我们走进唯美的秋景图。阳光从红霞微染的枝叶间洒落下来,一串串金黄色的光柱与树林融为一体,如梦似幻。

一阵风吹来,( ② ),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地上是树叶铺就的一层厚厚的地毯,踩在上面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这响声,伴着不绝于耳的小溪淙淙的流水声,树荫深处空谷回音的啾啾鸟鸣声,就像是一曲美妙的盛秋交响乐。

树林、落叶、翠竹、小溪、秋风、山韵,礁石这些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原来,森林的美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各具特色,它们等待着人们去发现、欣赏、赞美。

(选自《人民日报》)

1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说水杉耸入云天,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它的挺拔
B、把路旁水杉比喻为仪仗队,突出了水杉在风的吹拂下哗哗作响的特点
C、“引领”运用拟人手法,写水杉吸引着人们前去欣赏美丽的秋景
D、“一排排”修饰水杉,写它多而成列,恰当照应了前面的“林”字
2

请在文中①②两个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二)

北面山河

杨海蒂

①当我来到陕北的榆林横山,目睹“龙隐之脉”横山山脉穿过黄土高原横亘天际,亲见无定河蹚过塞北沙漠漫延横山全境,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陕北的深冬季节,让我感觉犹如置身于西伯利亚般寒冷,峁塬上衰草枯黄,刺骨寒风将我的脸抽打得生疼。我瑟缩在超厚的大棉袍里,循着时间的线索,探听四散于大地之上的历史回响。

②踏足横山这座古城,古堡古寺很多,建筑艺术一脉相承。始建于明代的响水堡龙泉大寺,是横山规模最大的寺庙,其名源于寺内的龙井。响水堡盘龙寺闻名遐迩,史志记载,盘龙山“横江怪石,盘绕无定河边,远望若踞河中,石如盘龙,故名”,盘龙寺因山得名。然而,比起大名鼎鼎的波罗堡接引寺,龙泉大寺和盘龙寺就逊色多了。

③波罗,山环水抱,万壑朝宗,秦直道纵贯其境,无定河流贯其境,古长城横贯全境;波罗,北魏建城,明初建堡,城堡雄踞大漠边关,崛立无定河畔,坐落长城脚下。波罗的来头不得了,《怀远县志》记述:“波罗堡西山石峻起,上有足形,一显一晦,俗传为如来入东土返西天之所,故构接引寺,供如来像于其中。”黄云山上的波罗,弥漫着佛光紫气,乃“佛掌上的明珠”“来自天国的地方”。

④然而,波罗不只有香火,还有战火;不只有诵经,还有杀伐。所以,在凝紫、重光、凤翥、通顺这四座城门里,既建有玉帝楼、三官楼、魁星阁、城隍庙、老爷庙等佛道庙宇,也建有总兵关、中协署、参将府、守备署、炮台、箭楼、钟楼等军事设施。座座城门,气势恢宏;处处城楼,尽显峥嵘。

⑤我非常喜欢波罗的建筑风格,不雕龙画凤,不金碧辉煌,大气不失精致,简约而又典雅。整座城堡呈灰色基调,有佛门静穆之气,宜于安放心灵。

⑥无论手持玉帛者,还是手持干戈者,无论是无神论者,还是虔诚的佛教徒,这些帝王都有波罗情结:李继迁驻军于此;李元昊奉佛教为国教,将接引寺定为国寺,将波罗作为粮仓“金窖”;康熙大帝御驾亲征噶尔丹时,专程绕道波罗驻跸礼佛,御笔亲题“接引寺”;乾隆皇帝为接引寺御书“慈悲千古”,并特赐匾额;嘉庆皇帝钦遗御用红绸,上书“奇佛一座,万古留传”……

⑦登上灵霄塔,远眺无定河,“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悲壮又凄美的诗句,立刻涌上心头。“无定河边暮笛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同样令我“登高望远,心中生悲”。

⑧雄伟的高原,巍峨的横山,奔腾的无定河,养育了无数横山儿女,塑造了他们独特的精神气质。榆林地接甘、宁、蒙、晋,又是明清朝廷流放京官之所,历史上多民族的融合,赋予横山人强健的体魄,壮阔绝域对民众人格的潜移默化,使横山人拥有悍勇刚烈的性格。

⑨天辽阔,地苍茫,残阳似血,山峦如画,望着宇宙八荒,听着天籁之音,心底百转千回,顿生苍凉之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文人情调的感伤,陕北劳动人民有自己的情感宣泄方式——吼信天游。当孤独的牧羊人,失意地踟蹰在拦羊的崖畔上;当辛勤的庄稼汉,孤寂劳作在空旷的圪梁梁上;当赶牲灵的脚夫,独自行走在荒凉的山道上;当窑前院落的婆姨,思想起离家远行的那个人…… 信天游就油然而生脱口而出。高亢悠长的曲调,随天而游跌宕起伏;九曲回肠的歌声,唱尽了人生的况味。

⑩横山不仅孕育了粗犷豪放的信天游,更有横山老腰鼓留存于世。老腰鼓,又称“文腰鼓”,根据庙宇石碑的文字存证,它出现的年代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古时戍守长城的士兵,身佩腰鼓作为报警工具,发现敌情即鸣鼓为号。在骑兵阵战冲锋中,也以腰鼓助威,激发将士斗志。打了胜仗,将士击鼓起舞狂欢。边民久居塞上,也习而为之,于是腰鼓逐渐应用于民间娱乐,演变成激昂刚劲、带有军旅色彩的腰鼓艺术。

⑪声声鼓响融入陕北人的血脉。追想当年,陕北儿女在响水堡“闹红”,成立农民讲习所,农民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之后,数万名横山儿女跟着刘志丹上横山,组建游击队与敌人浴血奋战,游击战争风起云涌,横山开创出红色根据地、诞生陕北第一个红色政权,为创建陕甘宁边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载入史册的横山起义(波罗起义),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打开了通道,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⑫走在横山大地上,脚下是世界上最广最深的黄土,随处可触摸到历史的印痕,随时可感受到历史散发的华光,时刻倾听到那激越昂扬的历史交响。

⑬我对横山高山仰止。

(选自《北京文学》2019 年第 11 期,有删改)

3

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写作者深冬季节来到横山,距离由远及近,范围由大而小,寒风刺骨,衰草枯黄,写出了陕北地区环境的艰苦
B、文章叙述陕北人“吼信天游”、发明老腰鼓,突出了横山人悍勇刚烈的性格和独特的艺术气质
C、文章不落常规游记的窠臼,而是推进到深沉厚重的深层次描写,让读者经受一次别开生面的精神之旅和文化洗礼
D、作者在敬畏中展开文章,在不同层面上彰显“北面山河”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在敬仰中收束全文,表现出横山山水人文使作者思想得到了升华
4

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是(  )。

A、文章夹叙夹议,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艺术地结合起来,给读者带来真实贴切的艺术感受
B、文章以散句为主,与整句搭配,语句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
C、文章引用边塞诗中悲壮凄美的诗句,烘托作者登高望远的悲情,同时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D、“刺骨寒风将我的脸抽打得生疼。我瑟缩在超厚的大棉袍里”一句话运用了比拟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作者探寻横山文化的热情
5

文章第⑫段作者说“随处可触摸到历史的印痕……时刻倾听到那激越昂扬的历史交响”。请结合全文概括有哪些“历史交响”。

三、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三)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为乡里著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湿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县中称美,年八十余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宏少有志行。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将兵攻湖阳,城守不下。赐女弟为宏妻,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长吏以下共相谓曰:“樊重父子,礼义恩德行于乡里,虽有罪,且当在后。”会汉兵日盛,湖阳惶急,未敢杀之,遂得免脱。更始立,欲以宏为将,宏叩头辞曰:“书生不习兵事。”竟得免归。时赤眉贼掠唐子乡,多所残杀,欲前攻宏营,宏遗人持牛酒米谷,劳遗赤眉。赤眉长老先闻宏仁厚,皆称曰:“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常戒其子曰:“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吾非不喜荣势也,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保身全己,岂不乐哉!”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帝闻之,常敕驺骑临朝乃告,勿令豫到。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公朝访逮,不敢众对。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帝甚重之。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二十七年,卒,遗敕薄葬。帝善其令,以书示百官,因曰:“今不顺寿张侯意,无以彰其德。且吾万岁之后,欲以为式。”谥为恭候,赠以印绶,车驾亲送葬。

(选自《汉书 · 樊宏列传》,有删改)

6

对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女弟为宏妻                女弟:妹妹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      收系:逮捕监禁
B、诸子从             敕:遗命家闻者皆惭      责:欠别人钱财
C、樊君素      善:行善帝其令      善:认可,称赞
D、天道满而好谦      恶:罪恶勿令到                 豫:预备,提前
7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重 / 字君云 / 世善农 / 稼好货殖重 / 性温厚 / 有法度三世 / 共财子孙朝夕礼敬 /常若公家
B、父重字君云 / 世善农 / 稼好货殖 / 重性温厚有法度 / 三世共财 / 子孙朝夕礼敬常 /若公家
C、父重 / 字君云 / 世善农稼 / 好货殖 / 重性温厚 / 有法度 / 三世共财 / 子孙朝夕礼敬 /常若公家
D、父重 / 字君云 / 世善农稼 / 好货殖重 / 性温厚 / 有法度 / 三世共财 / 子孙朝夕礼敬常 / 若公家
8

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宏父子耕田经商,财富很多,但是他们却用来赈济赡养宗族和乡亲,他们平时借给别人的钱财数百万,樊宏遗令焚烧文契
B、樊宏从小就有志向和好品行,当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时,因樊重父子“礼义恩德行于乡里”,长吏以下都为他们求情,最后脱离了险境
C、樊宏淡泊名利,朝廷想以樊宏为将时,他叩头推辞,他还教育子孙以前世贵戚为戒,慎求权势,保全自己,获取人生快乐
D、樊宏为人从小谨慎,虽为世祖的舅舅,但每当朝会,常按期先到,俯伏在宫殿静待。他的宗族感染其教化,没有犯法的事情发生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不顺寿张侯意,无以彰其德。且吾万岁之后,欲以为式。

(四)

送沈记室夜别

范云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注】①范云,南北朝人,父范抗在郢州位。②意:通“忆”。

10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清丽之笔点明送行时静谧安详的环境,渲染送别时的温馨
B、颔联写出异地相思之怨愁,也以在千里之外共对皎洁的月亮点明两人心灵之相通
C、颈联前句写寒枝不能共采,喻两人即将分别,后句以对别后寂寥旅程的想象表达分别的不舍之情
D、尾联运用拟人,扪萝正在思念我,折桂也在思念你,表离别之意,暗含高洁之情
11

这首诗采用了想象的艺术手法,下列诗句中未使用此手法的一项是(  )。

A、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王昌龄《送魏二》)
B、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C、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李煜《忆江南》(多少恨)]
D、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四、教材教法。本大题共20分
(五)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中南海,毛泽东的卧室。

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

“我们今日 7 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 3 个参谋在房子内。11 时敌机 4 架经过时,他们 4 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 4 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 4 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泽东最心爱的长子,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秘书走了进来。

“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秘书凑近主席,轻声说:“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

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选自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

12

通过文中描写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体会他内心世界是本文的学习目标之一,请你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达成目标,要求语言准确、清晰,教学环节完整。

五、写作题。本大题共40分
(六)

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2021 年 4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13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肩负时代重任,让青春闪耀光芒”为主题,以学校青年教师的身份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