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18年浙江省教师招聘《中学生物》考试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浙江    来源:fenbi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多细胞生物体有着井然有序的结构层次,家鸽与油菜相比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

下列关于动物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因果关系的叙述,不一定的是(  )。

A、家兔有发达的大脑,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
B、蚯蚓的身体分节,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
C、蛇的体表有鳞片,能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
D、鱼类有鳃,适于生活在水中
3

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其主要原因是(  )。

A、叶片蒸腾剧烈,水分散失快
B、植物体温度下降,气孔关闭
C、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减少
D、根系渗透吸水下降
4

分化中的两栖类细胞核中,RNA的合成非常旺盛,但移植到去核卵细胞后,RNA的合成立即停止。下列对这一实验现象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移植的核基因结构改变了
B、卵细胞内含有抑制基因表达的物质
C、卵细胞内缺少合成RNA聚合酶的细胞器
D、实验中丢失了RNA合成的模板
5

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6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己”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7

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浓度增加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8

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10

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11

有研究发现:将四个特定基因导入处于分化终端的体细胞(如成纤维细胞等)中,可诱导其形成具有胚胎干细胞样分化潜能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这项技术可应用于(  )。

A、改造和优化人类基因组结构
B、突破干细胞定向分化的障碍
C、解决异体组织、器官排斥难题
D、克隆具有优良品质的动物个体
12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植体能培养成完整植株与细胞的全能性密不可分
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脱毒植株
C、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实现作物的快速繁殖
13

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构成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甘蔗中的蔗糖可以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
14

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15

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4日确定为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16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②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是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④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
17

下图表示的是某动物细胞内三种细胞器膜在某过程前与后的面积变化,那么该过程产生的物质很可能是下列哪一项(  )。

A、脂肪酶、生长激素、性激素
B、抗体、载体、有氧呼吸酶
C、生长激素、抗体、淀粉酶
D、抗体、胃蛋白酶、血红蛋白
18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
B、细胞周期的期已经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別为12和24
D、若在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19

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全部表现为红花。若自交,得到的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
20

从种植于室内普通光照和室外强光光照下的同种植物中分别提取叶片的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室内植物叶片偏黄
B、室外植物叶片偏绿
C、室外植物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
D、室内植物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
21

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  )。

①外毒素  

②减毒外毒素 

③外毒素α亚单位

④外毒素β亚单位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22

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表示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23

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将呈现曲线c所示变化
C、酶量增加,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24

如图表示细胞凋亡的过程,其中酶Ⅰ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
D、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表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2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B、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依靠神经递质
C、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26

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后的数据统计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的发病率较高,对患甲病的家族调查中还发现连续几代人均患病;而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基本情况(该地区男女比例相同)。

27

生长抑素(SS)是一种含14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

(1)合成1分子SS可产生________分子;下丘脑分泌的SS经________运输到达靶器官。

(2)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均可促进SS的分泌,进而影响TSH,有人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不同处理,测定其血浆中TSH水平,结果如下图(注:TS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②用TRH处理后,受试者体内________分泌的TSH含量升高,导致机体________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较________,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________作用。从总体趋势看,与药物A相比,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________。

④设置处理组3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一)

某位教师在《细胞的衰老》这节课上的教学过程如下:

(1)讲解:

①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②细胞衰老的特性。

(2)讲解:

对于细胞衰老的原因,科学家提出的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普遍被人们接受。

(3)教师小结。

28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问题:

(1)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8分)

(2)写出改进本节课教学的措施。(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