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18年6月3日江苏省淮安市洪区金湖/盱眙县教师招聘 《初中地理》考试题(精选)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江苏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一)

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下图为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

科考队拍摄日出照片时,露营地地方时和照片拍摄方向分别为(  )。

A、0时正北
B、6时正东
C、12时正南
D、18时正西
2

该露营地极昼开始的时间大约是(  )。

A、3月31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
C、7月3日前后
D、11月4日前后
(二)

湖(海)水面上升,河流所携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逐渐往陆地方向退缩,若沉积速度慢于水面上升速度,则在原三角洲平原之上形成新的水下三角洲,地质学称之为“水进型三角洲”。下图为“我国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3

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显著增大时,当地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

当图示沉积界限由⑤-①变化时,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表现为(  )。

A、流速增大
B、含沙量增大
C、水位升高
D、结冰期延长
(三)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下图),据此完成5-6题。

5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6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7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四)

新疆博斯腾湖湖陆风现象较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下图分别是是博斯腾湖区域图、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8

博斯腾湖各月湖风风速均大于陆风风速,与附近陆地相比,其主要原因是博斯腾湖面(  )。

A、气温一直较低
B、气压一直较低
C、摩擦力较小
D、地转偏向力较大
9

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主要原因有(  )。

A、地方时较早,太阳高度大于冬半年
B、日出较早,气温回升早于冬半年
C、白昼时间长,昼夜温差高于冬半年
D、湖泊水量大,湖面升温快于冬半年
(五)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0~12题。

10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11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12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3

兰溪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电解铝冶炼业的区位优势有(  )。

A、技术
B、动力
C、劳动力
D、矿产
14

该产业转型发展光学薄膜产业的原因主要有(  )。

A、市场需求影响
B、技术因素作用
C、政府政策影响
D、环境保护需求
(六)

图12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北半球洋流所做实验照片。读图回答15-16题。

15

图中所模拟演示的风分别代表(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风
D、极地东风
16

本实验模拟的洋流系统中(  )。

A、甲处为暖流
B、乙处为寒流
C、丙处鱼类资源丰富
D、丁处洋流有利于扩大污染范围
(七)

2015年6月28日,全长约850千米的合(肥)福(州)高铁正式通车(下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

合福高铁的开通产生的效益有(  )。

A、极大地提高安徽省沿海港口的吞吐量
B、方便福建省与长江下游地区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C、优化安徽、江西、广东三省的铁路网格局
D、促进三省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18

合福高铁的起点站合肥南站位于老城区与滨湖新区之间。未来合肥南站将成为一个集高铁站、长途汽车站、城市候机楼、城际铁路站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枢纽站,同时成为具有高品质景观、丰富商品配套的城市新功能区。下列关于高铁站布局在城市核心区边缘,有利于(  )。

A、为城市发展留空间,促进城市发展
B、高铁站占地面积广,郊区地价较低,可大大降低成本
C、位于城乡接合部,可吸纳老城区居民在高铁站附近居住,加快逆城市化进程
D、高铁站附近可形成新的商业区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
(八)

材料一:

芍陂是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为春秋时期(公元前613-951年)孙叔敖所建,距今约2600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几度兴废,由初制时灌田万顷到1949年蓄水量仅1700多万立方米。

材料二:

图17为芍被及周边水系分布示意图。

19

问题:

(1)改造不利的自然条件,发展农业生产,是修建芍陂的重要原因。修建芍陂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其建成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作用体现在__________;(4分)

(2)从公元前591年到1949年,芍陂蓄水量发生巨大变化,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目前芍陂的生态功能有__________。(3分)

(九)

20

问题:

(1)图中城镇等级越高,城镇数量越__________,服务范围越__________;(2分)

(2)甲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聚落空间分布相对__________(填“集中”或“分散”),图示地区易受台风影响,按自然灾害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台风属于__________灾害。(2分);

(3)北部湾城市群位于我国东部季风中的__________地区,其西北部山地丘陵坡度__________,土层浅薄,南部肥沃土壤耕作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3分)

(4)从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角度,说明北部湾地区大城市较多的原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