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资格/高中    来源:fenbi
缺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abcd的循环过程,da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且da与bc平行,ab与水平轴平行,cd与竖直轴平行。关于气体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太阳的质量为M,二者间的距离为R,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动量大小为( )。
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一频率的P光照射光电管时,能发生光电效应;用另一频率的Q光照射时不能发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恒定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圆形的闭合导体线圈,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方向。当线圈在此磁场中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 )
两个直径很小且相差甚微的圆柱体夹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构成空气劈尖,如图所示。当单色光垂直照射时,可看到等厚干涉条纹。如果将两个圆柱之间的距离L拉大,则L范围内的干涉条纹( )。
同轴传输线由长直圆柱形导线和套在它外面的同轴导体圆管构成,已知长直导线的半径为圆管的内半径为
,中间空气的介电常量为
。
(1)若长直导线上的电荷线密度为,求离轴线中心r处(
)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10分)
(2)若测得长直导线的电势为,圆管内壁的电势为
,求长直导线上的电荷线密度
。(10分)
缺
缺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高中物理某版本教材中“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一节的模拟演示实验的部分内容如下。
任务:
(1)这个演示实验的目的是什么?(4分)
(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8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关于“光及其应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条件,知道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高中物理某版本教材“光的衍射”一节的部分教学内容如下。
光的衍射
在挡板上安装一个宽度可调的狭缝,缝后放一个光屏。用单色平行光照射狭缝,我们看到,当缝比较宽时,光沿着直线通过狭缝,在屏上产生一条与缝宽相当的亮条纹。但是,当缝调到很窄时,尽管亮条纹的亮度有所降低,但是宽度反而增大了,而且还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图4.5-1)。
这表明,光没有沿直线传播,它绕过了缝的边缘,传播到了相当宽的地方。这就是光的衍射现象。图4.5-2是在一次实验中拍摄的屏上亮条纹的照片,上图的狭缝较窄,衍射后在屏上产生的中央亮条纹较宽。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干涉等知识。
(1)简述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光的衍射”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