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1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安徽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要突出体现(  )。

①普及性  

②基础性

③发展性  

④评价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

“文士撰文,恐不自己出;史家之文,唯恐出之己”。据此,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应做到(  )。

A、通俗易憧
B、言之有据
C、层次分明
D、逻辑缜密
3

“狄实灭卫,因桓耻而不书;河阳召王,成文美而称狩。”刘知几在《史通・惑经》篇中所评价的这种历史书写方式,史学界称之为(  )。

A、实录
B、直书
C、属辞之事
D、春秋笔法
4

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基本特征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大致同一时期,黄河下游分布着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这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特征是(  )。

A、农耕文化源远流长
B、南北差异交流频繁
C、中央集权自成一体
D、农工并重门类齐全
5

“猛将必发于卒伍”出自《韩非子•显学》。材料所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A、察举制
B、军功爵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

董仲舒将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部分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尊崇儒家学说。其主要目的是(  )。

A、削弱王国势力影响
B、兼容诸子百家学说
C、维护现实统治需要
D、彰显强盛王朝气度
7

谢安之孙谢混一家拥有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孔灵符家资雄厚,后于永兴立墅,凡30里水陆田265顷,圈山2座,果园9处。此现象在客观上(  )。

A、遏制了地方豪强势力
B、开启了经济重心南移
C、加强了士庶阶层固化
D、加速了南渡士族北返
8

780年,宰相杨炎向朝廷建议改变税制: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该建议的背景是(  )。

A、均田制的破坏
B、府兵制的盛行
C、屯田制的瓦解
D、募兵制的危机
9

图1所示为中国古代的一次航海路线图。其船队出发地是今天的(  )。

A、松江
B、太仓
C、连云港
D、张家港
10

电视剧《觉醒年代》惟妙惟肖地刻画了辜鸿铭的形象:吃过很多洋面包,却拖着个辫子,跟着两位仆人,傲然地走上了北京大学的讲台,自诩“残雪犹有傲霜枝”。这表明在当时的北京大学(  )。

A、剃发留辫依然时尚
B、清朝遗老阵容强大
C、新旧势力不可调和
D、中西文化兼容并存
11

广州起义后成立的广州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政治上,主张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镇压地主豪绅,一切势力归代表工农兵执行政权的广州苏维埃政府等;经济上,提出一切土地归农民,没收资本家财产,银行、铁路、矿山、大工厂、大轮船收归国有等。据此分析,广州苏维埃政府(  )。

A、努力维护国共合作局面
B、彻底改变中国革命性质
C、尝试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D、开始探索农村革命道路
12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占领东三省,其原因有(  )。

①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②国际联盟调查团偏袒日本,未主持正义

③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经营多年,军事势力日益增大

④日本侵华蓄谋已久,中国抗日力量未能有效集结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

订立爱国公约这种群众自己创造的形式,很快在全国普遍开展起来。各条战线纷纷开展生产竞赛和增产节约活动。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的口号,鞍山钢铁厂是全国重点企业又接近前线,工人、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热情更高。这一爱国运动是为支援(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辽沈会战
D、抗美援朝战争
14

基辛格在回忆图2所示重大历史事件时写道:“关于霸权的那一段是意见最为一致的: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势力。”基辛格所说的“霸权”主要指(  )。

A、苏联军事势力的威胁
B、欧共体对美国的挑战
C、日本经济实力的崛起
D、欧佩克对石油的垄断
15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评论指出,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这篇评论引发了(  )。

A、经济体制转型
B、思想解放运动
C、开放局面形成
D、高考制度恢复
16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段印度神话意在强调(  )。

A、种姓等级的神圣
B、法老统治的权威
C、职业分工的合理
D、君主制的合法
17

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详尽地阐明了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学说,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论证了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不断发展中资本正义走向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因此可知《资本论》(  )。

A、科学论证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结论
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奠定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基础
D、促成了正义者同盟的改造
18

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苏俄承认德国占有的俄国领土,退出战争。此后,德国集中全部资源在西线作战。该和约的签订是基于苏俄与德国(  )。

A、同盟的约束
B、利益的需要
C、历史的教训
D、反战的意愿
19

巴黎和会召开前,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一项旨在建立公正而持久的战后和平秩序的《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原则,但美国最终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参加按照“十四点”原则建立的国际联盟。这说明(  )。

A、中日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B、美欧协调机制还不完善
C、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落空
D、欧洲中心地位摇摇欲坠
20

《国际经济条约公约集成》载有系列条款,其中一条写道:“(缔约国)决心继续在欧洲人民之间建立一个更为密切的联盟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一切决定的作出应依据从属原则尽可能地与全体公民紧密联系。”依据该系列条款成立的组织(  )。

A、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前身
B、促进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
C、是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标志
D、实现了欧洲经济政策的统一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汉代至清代,中国的城市基本就是中央集权式的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的城市都是地方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又是科举与官学等教化机构所在,以推行与农业经济直接有关的农田水利、河道整治工程,负责地区文化和社会建设,包括教育、刑名、救灾、福利和医疗等服务的提供。

——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  中国和西欧城市化率(居民达到1万人的城镇人口百分比)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圏”计划,首次提出“生态城市”。生态性、和谐性、理想性和可持续性构成了生态城市的某些特质。

——摘编刘汝明等《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经济与社会生活》

21

(1)概括材料一中古代城市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500-1890年中国与西欧城市化率变化趋势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源。(5分)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5分)

(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早期,对社会结构极为不满并准备与富裕的贵族进行斗争的人在阿提卡越来越多,在雅典,一个名叫梭伦的贵族以各阶级调停人的身份出现,为阿提卡地区的阶级纷争设计了一条出路,他允许贵族保留土地,但取消了债务,楚止债务奴隶,解放了那些已经因债而成为奴隶的人,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梭伦以后的改革者走得更远,雅典逐渐成为一个民主的国家。

材料二  奴隶制度导致了严重的分裂倾向,这也是独立以来一直困扰着美国政局的问题。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这成为南北成争的导火索。但是内战一开始,林肯就坚持认为战争的主要目标是恢复联邦制而不是取消奴隶制。所以他不愿意采纳废奴主义者的政策。随着战局的发展,林肯越来越认识到废除奴隶制是保留联邦的唯一途径,1863年1月1日公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最终版本解放了各反抗州的奴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那些忠于联邦的州中,奴隶制受到美国宪法的保护。最终,北方获得了胜利。1865年批准的宪法第13条修正案,在全美国完全废除了奴隶制。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22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梭伦和林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初设想与最终结果的相似性。(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肯相对于梭伦能够完全废除奴隶制的有利条件。谈谈你对美国废除奴隶制的理解。(9分)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

阅读历史教科书中的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延续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断是非曲折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的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节选自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23

(1)概况上述教科书内容的主题并归纳教学提纲。(5分)

(2)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确定上述内容的教学目标(6分)

(3)请你为上述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说明依据(4分)

(四)

阅读下列教学案例,回答问题。

(八年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一、背景

为了“达到珍爱生命、热爱和平”的预期目的,我把准备工作的重点放在了选择什么样的史料呈现给学生这一问题上。经过反复考虑,最后我选择了如下几则材料:

文字材料一  在5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里,人类经历了大小战争14550多次,和平期仅为392年。如果把这5000年当作一天来计算:在24小时中,就有23小时在战争中度过。人类在这些战争中付出了惨重代价!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文字材料二  大约有36.4亿人死于战火,损失财富折合成的黄金,可铺成一条宽150公里足可绕地球8周的黄金带。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文字材料三  永远没有人能够知道这场战争的确切伤亡数字。有人曾统计,大约1100万人死于这场战争。另外,战争中负伤的人数可能是死亡人数的二倍,其中许多人属于终身残疾。而且这场战争还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1000万无辜平民丧生。

—彼得・博斯科《美国人眼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图表材料:

一战期间英军月平均伤亡人数比较图表

—数据来源:彼得.博斯科《美国人眼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过程: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充分注重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展示关于战争及其危害的文字、图片资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提问导入新课。

展示文字资料一、二及图表材料,引导学生感受战争的巨大危害,然后提问:为什么战争中有如此大的危害,人们还要发动战争呢?然后师生一起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通过让学生思考“英法美德在不同时期产量位次与所占殖民地位次的变化简表”,得出矛盾的根源在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促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导致战争一触即发。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主要以观察地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并出示相应图表,以了解其根源性质影响。通过思考“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语”,认识德国的争霸野心,得出矛盾的实质即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3)萨拉热窝事件

展示影像,学生感知事件经过,同时教师加以简要评价,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恐怖主义行动应坚决反对,尤其是个人暗杀突发事件对世界和平带来了巨大威胁。同时出示问题,探讨减少或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树立远离战争,珍爱和平的意识。

(4)问题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战”的起因,突出强调其根源与导火线,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一战”真的不可避免吗?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体会到只有人人都有一颗珍视生命的心,世界才会和平安宁。

(5)结合现实,升华认识

出示文字材料三及图表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战争的巨大危害,据此提问:为什么“一战”的死亡人数和造成的危害比以往任何一次战争都大?引导学生联系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认识“科技与战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果今天再次发生世界大战,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珍视生命与维护和平的重要意义。

—鲍丽倩《中学历史学科育人实践研究》

24

(1)根据上述教学设计,归纳该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6分)

(2)评价上述教学设计的可取与不足之处。(9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五)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困难和失败是新陈代谢的外因,反思是新陈代谢的内因。”

25

请结合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1840-1919),论述材料中“外因”与“内因”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语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