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江苏    来源:fenbi
“尽管自己一直把王明当作弟弟看待,但王明却从未感受到这份情感。”句中画线字的正确读音是( )。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第三学段要能写简单的( ),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前一句是( )。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字”。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健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课程。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欣赏和的能力。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
风声雨声读书声, ;家事国事天下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单元页上都列出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句中的“或”是“或者”的意思。(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唐代诗人陆游写的诗句。( )
冰心是我国现代最具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繁星》《寄小读者》。( )
匹诺曹是《彼得 · 潘》中的人物。( )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 )
“哪怕工作再难做,他也不会退缩。”这句话中的关联词用得不恰当。( )
“凸”和“凹”的笔画数都是 5 画,“凸”的第 4 笔的名称是横折折竖。( )
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种标牌广告等都可以用作语文课程资源。(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 21 ~ 22 小题。
卜算子 · 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意思。(2 分)
(1)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盈盈: ________________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才始: 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一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4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23 ~ 26 小题。
庐山草堂记(节选)
[唐]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 ),如盖( ),如龙蛇( )。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堄,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好事者见,可以销永日。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覙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
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字的意思。( 2 分)
(1)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 及:________
(2)阴晴显晦,昏旦含吐。 旦:________
根据文意,将“走”“竖”“张”三个字准确还原到文中的括号里。(3分)
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 ),如盖( ),如龙蛇( )。
请用原文说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具体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2 分)
请把下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2 分)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师:那些在棉花姑娘身上爬来爬去害她生病的是谁呀?
生:蚜虫。
师:瞧,它正在和大家打招呼呢!(投影出示)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蚜虫”。我长得很小很小,比你们吃过的芝麻还小。不过你们可别小看我,我的肚子圆圆的,胃口可大了,专门吸食植物的汁液,被我吃过的植物很快就会枯死啦!哈哈哈!
师: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蚜虫?
生:可恶的。
生:可怕的。
师:谁来读一读?
生:可恶的蚜虫!
师:真好!你都读得咬牙切齿了。
师:如果你是棉花姑娘,全身爬满了蚜虫,你最盼望什么?谁来读一读?
生: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师:棉花姑娘急吗?你从这句话的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多么”看出她的愿望很强烈。
生:“盼望”让我感觉到她特别希望有医生帮助她。
生:我还从“!”感受到她特别着急。
师:是呀!带着你们的感受读好这句话。
阅读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棉花姑娘》教学片段,请说一说其优点和 不足。(10 分)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以上材料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
围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教学重点,为下面的两首诗写一份教案设计。(15分)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陪伴,是谁陪伴你左右?是什么陪伴你至今?请以“陪伴” 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表达真实情感,题目自拟。
这是某校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的一道作文题,请你根据以上要求,写一篇“下水文”,给学生以示范,不超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