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1年5月23日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江苏    来源:fenbi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

2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核心是,做负责任的公民。课程的基础是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3

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4

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展法治教育工作要求以为主线,法治教育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法治教育的功能。

5

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初中阶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法治教育要进一步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6

“保证实施”这一问题上,法律区别于道德、纪律等规则的特征是(  )。

A、国家制定或认可
B、国家强制力保证
C、体现人民的意志
D、具有普遍约束性
7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拥有独立思维和批判精神对个人成长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下列有助于发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的做法是(  )。

小林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遵守社会规则,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遇到事情全面分析,科学地做出选择

面对他人的批评和提醒,都为自己辩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

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辩证思维”,强调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以下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挫折让我们感到失落,但也能让我们更清醒

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非常严峻,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情绪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

面对外来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

在我国,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以下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法律的特征体现在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上

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

④依法治国首先要做到依宪治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

以下是初三某同学在《道德与法治》复习课后的知识总结,表述正确的是(  )。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领导一切

犯罪必定违法,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与违法的本质区别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11

2021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其意义在于(  )。

说明人大具有国家立法权和决定权

有助于依法治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

该决定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有利于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2

下列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

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认识情绪的作用,保持正向情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3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表述正确的有(  )。

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实现有事情大家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4

在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  )。

A、行使监督权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参加基层民主管理
D、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5

小明喜欢采用图示法学习,请补充交集的阴影部分内容(  )。

A、受教育权、劳动权
B、平等权、维护公共安全
C、人身自由权、爱护公共财物
D、政治权利和自由、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一)

追寻榜样的力量,传承民族精神。九年级某班同学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呈现了两则现象。

现象一:张桂梅

她身患绝症,却拖着病体坚守三尺讲台,把对党的深厚感情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形成了“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学模式,潜移默化中让革命精神、爱国情操、红色基因融入孩子们的血液,代代相传。

现象二:黄文秀

她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黄文秀同志在突发山洪中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同志被追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

16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现象,谈谈追寻榜样力量的价值。(12分)

2)列举生活实例,谈谈如何传承民族精神。(3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二)

以下是九年级下册《与世界共发展》的第二框内容“携手促发展”。

携手促发展

积极谋求发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时不我待,中国要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中国正努力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促进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保障对外经贸利益,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我国正积极表达、多方参与,通过全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共享发展机遇

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中国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互信互利,取长补短;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以中国的发展为引擎,带动区域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更加繁荣、更加安宁美好的未来。

17

根据以上内容,写出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进行简要分析。(10分)

1)教学目标。(4分)

2)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2分)

3)教学重难点。(2分)

4)重难点的设计依据。(2分)

18

根据以上内容,围绕重难点内容设计一个教学情境,并写出课堂设问及参考答案,并简要阐明意图。(6分)

1)教学情境。(2分)

2)设问及参考答案。(2分)

3)设计意图。(2分)

19

根据以上内容设计一个板书并阐明设计意图。(5分)

1)板书设计。(3分)

2)设计意图。(2分)

20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道单选题并写出参考答案和命题意图。(4分)

1)单选题。(2分)

2)参考答案。(1分)

3)命题意图。(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