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系统教师招聘(统考)题《中学历史》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江苏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民法大全》
C、《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D、《查士丁尼新敕》
2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3
李常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介平民,下面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接近真实的是( )。
A、经营盐铁买卖,生意非常兴隆
B、为妻子买了一件官营手工工场制造的精美绸衣
C、从长安城的“市”买了两斤鱼回家熬鱼汤
D、在长安夜市的酒楼上喝得酩酊大醉彻夜未归
4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接查理二世在英国复辟和发动“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都是为了( )。
A、在英国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
B、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
C、尊重英国人民的习惯和传统
D、实践英国启蒙思想家的理论设想
5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十月革命
C、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D、巴黎公社
6
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短短8天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的“自由”是指俄国( )。
A、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7
我国的外交,从建国之初的“一边倒”到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到90年代不结盟运动,这种变化说明了( )。
A、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随其他国家变化而变化的
B、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美国对华态度决定的
C、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D、中国的对外政策变化是由国家实力变化决定的
8
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 )。
①二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
②美国要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③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
欧洲共同体成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表明世界格局( )。
A、两极格局已解体
B、美国独霸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冷战”走向结束
10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11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
A、实行粮食税制度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12
下列各个选项中,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的是( )。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3
关于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B、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吸收了其他流派思想
D、清朝初期的李贽是离经叛道的儒家代表人物
14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汉族文人郁郁不得志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15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思想属于( )。
A、抵抗派
B、顽固派
C、洋务派
D、维新派
16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恢复中断的高考制度。1977年恢复高考( )。
①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②有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
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④是“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17
序言中说:“它提供了密切联系西德与西方的最初手段,为法德永久和解奠定基础。它带来了作为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楷模的共同机构的新形式。”“它”是指(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煤钢共同体
D、欧洲联盟
18
下列各组王朝排列中,均建都于洛阳的是( )。
A、秦、西汉、东汉、西晋、东晋
B、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
C、西周、曹魏、北魏、隋、唐
D、东汉、东晋、前秦、辽、后梁
19
近代欧洲资产阶段宣扬民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 )。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
C、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D、要参与政治民主建设
20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接查理二世在英国复辟和发动“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都是为了( )。
A、在英国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
B、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
C、尊重英国人民的习惯和传统
D、实践英国启蒙思想家的理论设想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28日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道向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资金支持,以帮助这个欧元区国家应对债务危机并遏制危机蔓延。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的新常态持续升温的背后,是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国别间收入差距和财富分配格局总体趋于恶化,全球化红利分配不均,使得原有全球化分工模式难以持续;同时,经济体内部贫富差距也在扩大,社会矛盾积聚。此外,移民冲突、民族主义、环境问题等非经济因素也在推升经济全球化新常态情绪。
21
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因素,并论证经济全球化新常态。(要求:观点鲜明;逻辑紧密;表达顺畅;字数不得少于150字)(15分)
(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通常用举手表决……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材料二:所谓“海选”,就是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按照候选人的条件,每人一张空白选票,自主填写村委会各类职务候选人的姓名,然后采取投票方式计算每一个初步候选人得票多少。这种提名方式透明度高,每个选民都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所以一产生就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
22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4分)
(2)有人认为“雅典式的民主政治是该城邦灭亡的祸端”,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他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理由是什么?依据教材所学,举一实例支撑他的理由。(6分)
(3)依据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指出二者在形式上的相似之处。(5分)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23
历史概念是历史事件或现象一般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引导学生清晰掌握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此,你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概念的教学可分为哪些层次?请结合“唐朝三省六部制”这一历史概念加以阐述。(10分)
24
新的课改要求学校构建多元开放的学校课程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成为新课改对老师的一项基本要求,请设计3个体现历史学科特色的校本课程名称或主题,并任选其中一例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阐述你开发这门课程的理由,你认为的历史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哪些有效途径?(10分)
(三)
【教科书内容】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第16课
【教学分析】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主体:高二学生




25
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在于帮助学生学习学科课程后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请阐明“史料实证”的意义。(10分)
26
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效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涂(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蚕食鲸吞……。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请依据本课教材内容命制一道材料型选择题(提供答案),并对所设选项作出解析。(10分)
27
请以时空为框架,阐述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演变。(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