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1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题

分类:特岗教师/安徽    来源:fenbi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áo)翔  chéng)目  guàn)洗  jí)手
B、bì)  dàng)  guō)噪  jì)觎
C、bĭn)烛  é)传   蹿cuān)红  jǔ)丧
D、chăn)明  fēng)围  huàn)养  kē)臼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大器晚成、得天独厚、对答如流、夺夺逼人
B、翻箱倒柜、扶摇直上、感激涕淋、高朋满座
C、格物致知、刮骨疗毒、好施乐善、厚积薄发
D、鸡毛蒜皮、即往不咎、兼收并蓄、娇生惯养
3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在技术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消费者需求并非一成不变。
B、综合施策,形成合力,政策执行更加畅通,课后服务更加有序。
C、跑步的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奔跑者的身影绰绰有余
D、国际社会要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4

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达准确的一项(  )。

A、《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B、《世说新语》记述士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相传为汉代刘向组织编写。
C、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稻草人》等。
D、伟大诗人普希金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是俄罗斯当代文学的奠基人。
5

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

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李白)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王昌龄)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苏轼)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二、阅读鉴赏。本大题共8小题,共20分
(一)
世界上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②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6

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2分)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7

请从描写的角度,简述文章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8

文章题目说托尔斯泰墓是“世界上最美的墓”,文中却反复说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长方形土丘”“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作者为什么这么写?(4分)

(二)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9

根据诗歌,下列理解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眼前所见,信手拈来,情趣盎然。
B、“春风”二字不仅点出了时令,也写出了小船飘动的原因。
C、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富有水村生活气息的图景。
D、小童不知来者是谁,就开门迎客,诗中隐含对小童善意的批评。
10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中“疑”和“急”二字有什么作用?(2分)

(三)
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1

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梅花为寒所勒     勒:______

罗纨之盛      盛:______

12

将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3

作者是如何表现“待月”心理的?(3分)

三、教学实践。本大题共6题,共15分
(四)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

14

根据课文写出师生梳理出的关于月亮的往事。(2分)

15

作者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请写出指导学生理解“小月亮”的简要过程。(3分)

16

古诗词中有许多与“月”有关的思乡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2分)

17

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月”有关的思乡名句,请写出相邻的诗句。(1分)

(五)
梅岭三章



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

18

根据课文,确定教学重点。(2分)

19

三章诗歌内容上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请设计两个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内在情感。(4分)

四、写作表达。本大题共1题,共15分
(六)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青年教师应勇做赶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贡献者,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20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完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要求:(1)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2)语言通顺,表达准确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不得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