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江西    来源:fenbi
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空间图形,为理解和掌握图形几何性质(包括证明)的教学提供形象的支持,提高学生的( )。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和( )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教学中,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 )。
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 ),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 )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和合作者。
为了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 )的基本理念,使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高中数学设置了必修系列和四个选修系列课程。
高中数学课程是以模块和专题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进一步理解(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 )等方面。
直线的倾斜角是( )。
不等式的解集是( )。
命题“存在实数,使得
”的否定是( )。
已知x,y∈R, 则 “(x,y)是方程 的解”是“(x,y)是椭圆
上的点”的( )。
从编号为1~60的高一某班60名学生中随机选3名同学参加体育测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则所选3名学生的学号可能是( )。
在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3)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4)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其中是公理的有( )。
从装有7个白球,5个黄球,3个红球的袋中任取1球,则取到的不是白球的概率为( )。
已知直线m//平面α,直线n在α内,则直线m与n的位置关系为( )。
已知点A(x,1,2)和点B(2,y,4), 且 ,则M(x,y,3)与N(2,1,3)的距离MN=( )。
样本的平均数为3.5,那么
,10,15的平均数为( )。
i是虚数单位,复数=( )。
某校为了统计高一年级学生期终考试情况,特从高一年级6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将他们的物理测试成绩分为6 组:[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据此统计,该次考试物理成绩及格的学生人数为( )。
函数的定义域为( )。
已知U=R,集合A= ,B=
,则
( )。
已知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f(-3))=( )。
当x∈(0,1)时,函数的值域是( )。
若函数f(x)的图象关于x=1对称,且在[1,+∞)内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
直线与圆
的位置关系是( )。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函数y=(a>0且a≠1)与y=(a-1)x-1的图象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是
的直观图,如果
,
,那么
的面积
=( )。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三本书全部放入两个盒子,其中必有一个盒子内有一本及以上的书”是必然事件;
②“存在实数x,使是不可能事件;
③“明天南昌会下雨”是必然事件;
④“从男40人,女30人的70名学生中选出5人,5人都是女学生”是随机事件。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不等式ax+5x+c
0的解集为
,则a,c的值分别为( )。
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它的棱长为2 cm,球的表面积为( )。
设,
分别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若点P在双曲线上,且
,则 |
+
|=( )。
已知函数在[
,
]上单调递增,则
可以是( )。
已知函数f(x)=在(-∞,+∞)上是减函数,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设向量a=(cos0,sin0),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点P从(,
)出发,沿单位圆逆时针方向运动
弧长到达Q点,则Q点的坐标是( )。
函数f(x)=Asin(ωx+φ)(其中A>0,ω>0,|φ|<)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0)+f(
)=( )。
将函数y=sin(2x+φ)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一个偶函数图象,则ϕ的一个可能的取值为( )。
已知sin(+
)= -
,且α是第四象限角,则sin(
+
)的值是( )。
已知点A(-1,1),B(1,2),C(-2,-1),则向量在
方向上的投影为( )。
已知α∈(,
),sin α=
,则tan 2α=( )。
设为递增的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已知2
=
-2,2
=
-2,则
=( )。
在等差数列中,首项
=0,公差d≠0,若
+
=
+
+…+
,则m的值为( )。
若双曲线的两焦点为(0,-4),
(0,4),双曲线的弦AB过点
,若
的周长为24,且
=8,那么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
若a=(1,2),b=(-1,3), 则cos〈a+b, a-b〉=( )。
以椭圆+
=1的右焦点为圆心,且与直线2x-y+4=0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曲线在点(1,3)处的切线方程为( )。
二次函数f(x)的图象经过点(1,-6), 且f '(x)=2x-3,则不等式f(x)>0的解集为( )。
一束光线从点P(1,1)发出,被x轴反射后到达点Q(4,3),那么光线所走的路程是( )。
若正项数列是等比数列,设
,则数列
也为等比数列,类比这一性质可知,若数列
是等差数列,且
也是等差数列,则
的表达式可以为( )。
A,B两人进行象棋比赛,根据A,B两人以往的比赛情况,知A取胜的概率是,没有平局,比赛时均能发挥正常水平,则在5局3胜制中,A打完4局才胜出的概率是( )。
设ξ是服从二项分布B(60,p)的随机变量,若E(ξ)=15,则D(2ξ+1)=( )。
函数则当
时,
表达式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等于( )。
若曲线上有n个点到曲线ρcos(
)=3
的距离等于
,则n=( )。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是( )。
设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大值为( )。
若抛物线上两点A(
,
),B(
,
)关于直线y=x+b对称,且
,则实数b的值为( )。
曲线上的点到直线x+2y=15的最小距离是( )。
现有12本不同的书籍,其中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各3本,从中任取3本,要求3本书不能是同一学科的书籍,且数学书至多1本,则不同的取法种数是( )种。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n项和为
,首项为
,且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设
,求数列
的前n项和
。
已知函数(
为常数),
。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设,若函数
在区间[1,+∞)上的最小值为-1,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某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了这样一道试题:求过点(0,1)的直线,使它与抛物线仅有一个交点。
老师板书过程如下:
设所求的过点(0,1)的直线为y=kx+1,则它与抛物线交点满足消去y得
,整理得
。因为直线与抛物线仅有一个交点, 所以
,解得
,所以所求直线为
。
(1)请指出上述解答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解法;
(2)分析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根据该思想方法写出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第一课时)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从形与数两方面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会根据函数图象指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2)能够根据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单调性。
(3)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练习,进一步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目标(1)列举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单调区间的实例,并写出设计意图。
(2)根据目标(2)设计出证明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单调性实例,并写出设计意图。
(3)写出“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