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1年6月12日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河南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0.9分,共36分)
1

在教育问题上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强调尚志养气和意志锻炼,主张“舍生取义”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

下列人物与其主张对应关系有误的是(  )。

A、杜威:课程即学习经验
B、弗莱雷:课程即社会改造
C、赫尔巴特:教学管理主要运用惩罚
D、孟禄: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3

下列各项中符合存在主义课程论主张的是(  )。

A、课程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经验和生活的范围,而且要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B、课程不应帮助儿童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C、如果知识不能引起学习者的感情,就不可能是明确的知识
D、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学科课程是最有效的途径
4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其主要观点是(  )。

A、用心理学解释教学过程
B、教学过程最优化
C、教师的主导作用
D、重视学生品德和创造性的培养
5

夸美纽斯认为德育比智育更为重要。他认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  )。

A、品行、勇敢、智慧、节制、劳动
B、勇敢、智慧、节制、公正、劳动
C、毅力﹑智慧、节制、公正、劳动
D、友善、智慧、诚信、公正、劳动
6

处理好教材是我们上好课的基础,教材处理主要指(  )。

①次序的处理

②内容的处理

③生成的处理

④方式的处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意义在于(  )。

A、通过教师的知识看待教师的教学
B、通过教师的教态看待教师的教学
C、通过学生的正确回答看待教师的教学
D、通过学生的参与状态看待教师的教学
8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以下不属于提问技巧的是(  )。

A、诱发
B、待答
C、清晰
D、反诘
9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的两张网,学生正像渴求食物的“鱼”,教师可用预设的网先逮“大鱼”,再用生成的网逮住“小鱼”。在新课程下,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  )。

A、预设服从于生成
B、生成服从于预设
C、预设下不许生成
D、生成中要含有预设
10

教育叙事对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教育叙事是(  )。

A、教学反思的一种形式
B、同伴互助的一种形式
C、专业引领的一种形式
D、行动研究的一种形式
11

下列不属于多元智能理论观点的是(  )。

A、只要给予良好的环境和机会,学生都能把某一项学习发展到满意水平
B、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是由于智能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
C、具有数学智能,可能体现在直觉速算上,也可能体现在逻辑思维上
D、测智商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智能水平
12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  )。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诱因
13

新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  )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符合人才培养规律
B、符合以人为本思想
C、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D、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
14

老师向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明白大家对他的称赞和鼓励,正是他去奋发学习和进步的动力。这是培养学生的(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外部动机
15

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比如有些教师喜欢采用物质奖励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物质的投入也确实换来了课堂上学生的兴高采烈、情趣盎然。但冷静之后,透视这精彩的背后,就不难发现物质奖励的种种弊端。这体现了(  )。

A、罗森塔尔效应
B、南风效应
C、德西效应
D、蝴蝶效应
16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组织班级管理和德育的(  )。

A、主要实施者
B、指导者
C、引导者
D、管理者
17

一学生生性胆怯,学习上遇到难题总是不敢问老师,老师一旦发现他有主动请教的意愿时,就立即引导并给予表扬。这种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属于(  )。

A、示范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强化法
18

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  )。

A、人生观
B、角色观
C、大局观
D、文化观
19

通过角色训练增强自信心,然后将所学得的应对方法用到实际生活情景中的行为演练方式,称为(  )。

A、自我控制训练
B、肯定性训练
C、自我强化训练
D、自我监督训练
20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是一种特殊的量化,按所要监测的特征大体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认知测验和(  )测验。

A、性格
B、人格
C、性情
D、情绪
21

下列选项中,对教学反思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教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C、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D、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22

熟练地使用学习策略,将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调节工作,适应自己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较常运用的策略是(  )。

A、精加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调控策略
23

下列选项中,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观点的是(  )。

A、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寻找信息、接收信息,并在一定信息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
B、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他是怎样从他自己的角度来知觉世界的
C、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强化
D、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况下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
24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要求体现了教师的(  )职业道德规范。

A、为人师表
B、教书育人
C、关爱学生
D、爱岗敬业
25

教师实施授课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案设计的质量。设计一份好的教学方案,其核心是(  )。

A、提出教学目标
B、规划板书内容
C、设计教学过程
D、选择教学方法
26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某小学各班在新学期开始时进行摸底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
27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B、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C、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D、关注学生的健康生长
28

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该人物是(  )。

A、罗杰斯
B、苏霍姆林斯基
C、桑代克
D、华生
29

下列教育主张中,符合教育“外铄论”的是(  )。

A、柏拉图认为教育即灵魂的转向
B、卢梭主张让儿童通过实地探究明白知识是有用的
C、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孟子主张“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30

西方教育史上最早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夸美纽斯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31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其中,立足于让学生“学会”的维度目标是(  )。

A、知识和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以上均是
32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依据儿童心理发展,提出了“五指教育课程”。“五指活动”是指(  )。

A、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音乐活动
B、儿童语言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
C、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
D、儿童健康活动、儿童思维活动、儿童智力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
33

班杜拉将对产生一定结果所需要的组织和执行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念称为(  )。

A、自我效能感
B、自我效应意识
C、自我观念
D、自我满足
34

学校的办学治校、教师的教书育人、学生的成长成才归根到底都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线。因此(  )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A、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B、破除“五唯”痼疾
C、立德树人成效
D、纠正教育评价偏差
35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的终极目标是(  )。

A、明明德
B、止于至善
C、化民成俗
D、明人伦
36

蔡元培指出:教育者非以要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这反映的是(  )的教学观。

A、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
B、教育要因材施教
C、教育要循序渐进
D、教育要联系实际
37

王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努力控制课堂纪律、激发学习动机、评价学生学业、与学生及家长建立良好关系。根据叶澜的关于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该教师处于(  )。

A、“虚拟关注”阶段
B、“生存关注”阶段
C、“任务关注”阶段
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38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初中生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针对这一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  )。

A、运算能力的培养
B、操作能力的培养
C、具体思维能力的培养
D、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9

某教育学者说:“关于教育,20年前我们提出‘站在学生的立场’;10年前,我们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今天我们提出‘重新理解、重新解读学生的行为’。”这是(  )。

A、观念层面的转型
B、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层面的转变
C、更为具体,更具育人实践意义的系统性专业探究
D、新时代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40

全国优秀教师张桂梅坚持一线言传身教,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的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在与时间赛跑和病魔抗争中,以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这主要体现了张老师的(  )。

A、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团结协作
B、关爱学生、廉洁奉公、爱国守法
C、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终身学习
D、教书育人、廉洁奉公、爱岗敬业
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2分,共18分)
41

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影响深远,关于该学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美国实用主义影响
B、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C、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D、该学制未及时实施
42

熊川武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的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相互结合,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人之反思,古今皆有之,它是一种文明程度和个体成熟与理智的标志
B、教育不会没有缺陷和遗憾,所以教育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C、反思性教学能让教学永远充满改革与创新色彩
D、反思性教学能让教学永远处于一种科学合理的理智状态之中
43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两个以上矛盾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学过程中的矛盾主要有(  )。

A、教师与学生的矛盾
B、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
C、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矛盾
D、教师与教学内容的矛盾
44

下列选项中体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新课程观点的是(  )。

A、学习方式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B、学习方式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C、学习方式转变将会引起学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
D、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45

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的违规违纪情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当场进行教育惩戒的是(  )。

A、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
B、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
C、暂扣学生用以违反纪律、扰乱秩序或者违规携带的物品
D、将学生带离教室或教学现场,暂时隔离
46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与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不同之处在于(  )。

A、两个理论的三个主类领域是不一致的
B、布卢姆的理论对知识型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C、加涅的理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巨大贡献
D、两种目标分类是具有相似性的
47

知识的发生过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去揭示或者感受知识发生的前提或者原因,知识概括或者扩充的经过以及扩展的方向。以下相关阐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建立在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
B、其价值表现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C、这一过程重视知识结构的同化与顺应
D、这一过程重视学生的兴趣与方法
48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因素有(  )。

A、职业热情
B、学习意识
C、实践探究
D、学校文化
49

下列课程资源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有(  )。

A、学校的校风
B、教师的教学风格
C、计算机网络
D、良好的师生关系
50

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螺旋式结构中,同一课程内容会重复出现
B、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的内容,螺旋式结构较为合适
C、对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宜采用直线式结构
D、课程内容的最佳组织形式是保持直线式结构组织的同时,恰当地融入螺旋式课程要素
51

个别化教学是为了适合个别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学习进度而设计的教学法。下列属于个别化教学模式的有(  )。

A、程序教学
B、掌握学习
C、适应性教学
D、直接教学
52

导入技能是教师进入新课时,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种教学行为。新课改背景下,导入技能的重要构成因素包括(  )。

A、问题情境
B、知识衔接
C、目标指引
D、巩固练习
53

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提问效果的有(  )。

A、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B、抓住知识点的坡度提问
C、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D、抓住知识的聚合点提问
54

下列关于当前课程改革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

A、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B、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C、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D、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5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教师享有的专业权利的有(  )。

A、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B、对学校进行管理和领导的权利
C、从事学业研究、学术交流
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共3小题,第56小题8分、第57小题8分、第58小题13分,共29分)
(一)

下面是老师的一些抱怨:

教师1:现在的高考试题真是离谱,不论我们如何教,都很难教好,高考的题很少在教材上能够找到。比如历史试题,大部分都是些材料分析,课本上根本没有,你让学生怎么做?我们教师真难,把教材让学生全背会都不行,那我们不教教材教什么?

教师2:新课改后的教材的知识一点也不系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学生看了也找不着北。特别是某某版的教材,哪里像给中学生讲的课,简直是给高中复习班编的复习资料,或者是给高校学生写的专题讲座。

教师3:上面的领导一点也不了解基层的情况,一天叫嚷着搞课改,一点也不知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让我们搞课改可以,成绩下滑谁负责?学生考不上大学谁负责?别说我们不推行课改,你们问问家长愿意吗?

教师4:这一批学生真笨,我一天到晚勤勤恳恳,备课、上课、批改、辅导一丝不苟,怎么才考了那么点分?如今教学这活真的不能干了,好学生全让重点学校挖走了,我们累死累活也不会有什么成绩的。

56

(1)你对教师的抱怨如何看待?(4分)

(2)如何破解这种课堂教学的困惑?(4分)

(二)

曹老师从教12年,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更加深入。为什么孩子们总是把自己的学习当作老师和家长强加的任务?为什么孩子们总是把本来充满乐趣且促进成长的学习视为令人痛苦而又无法逃避的负担?为什么孩子们总是把对于个体生命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很重要的规则与品德抛诸脑后?因此,曹老师的新初一班级建设就从“唤醒孩子的生命主体意识”开始。

首先,曹老师对初中学生的一般特征进行了分析:天真活泼、好奇心、求知欲、可塑性强;绝大部分学生,任性固执,以自我为中心;成长环境不同,在性格、能力、素质等方面个体差异大;处于青春期,易受同ban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沉浸在关爱之中,却麻木、脆弱、冷漠。

其次,曹老师对所带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学生学业基础、行为习惯、能力素养、思想认识参差不齐,多数学生没有做好进入初中的准备,面对新同学、新老师、新环境、新要求、新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早上到校以后,有的扎堆聊天,有的大呼小叫,有的补写作业,有的随意进出,有的翻找东西,有沉默发呆,就是不能自觉安静下来读书学习;多数孩子在家中和小学里养成自由散漫、骄纵任性、自作聪明、自欺欺人、自我中心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而且还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

鉴于此,曹老师利用美文导读的方略来达到教育目的:《每一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建造自己的房子》、《成为自己》、《努力请从今天开始》、《一分钟》……在曹老师的推荐引导之下,学生们在感知中慢慢改变,班级管理日渐起色。

57

(1)请对曹老师的“唤醒孩子的生命主体意识”进行评析。(4分)

(2)曹老师的教学行为对你的教育工作有何启示?(4分)

(三)

教研小组以维纳的成败归因模式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小学生的成绩归因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两所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各一个班,随机发放成功和失败的两份案卷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表1被试者在某种影响因素选择“非常同意”、“同意”人数在总人数中的百分比(%)

表2影响学业成败的内部因素和调查结果

表3影响学业成败的外部因素和调查结果

58

(1)根据相关理论阐述,研究小学生成败归因的意义。(3分)

(2)请对以上三份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5分)

(3)请结合教育活动提出教育对策。(5分)

四、综合论述题。综合论述题(共2小题,第59小题9分、第60小题8分,共17分)
(四)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59

你认为该比喻符合哪种学习理论?请分析论述它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五)

当下,学生作业家长写、教育类APP泛滥、孩子负面情绪等问题广泛受到关注。“每天下午4点一过就盯着手机,收集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仅要辅导作业,还要检查批改、拍照上传”……深受“折磨”的家长叫苦不迭。而另一边,老师们也委屈不已,“想让家长多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有些模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要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60

请结合相关理论,论述如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