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1年3月28日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小学)题(考生回忆版)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安徽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这一内容要求针对的学段是(  )。

A、小学低年级
B、小学中高年级
C、初中
D、普通高中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

A、九年制义务教育
B、十年制义务教育
C、十一年制义务教育
D、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属于(  )。

A、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B、教师享受的权利
C、既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又是教师享受的权利
D、既不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也不是教师享受的权利
4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是(  )。

A、师德师风
B、教学实绩
C、论文论著
D、支撑文凭
5

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教师专业能力中,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属于(  )。

A、组织与实施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沟通与合作能力
D、反思与发展能力
6

夏丏尊说:“爱对于教育,就犹如水之于池塘,没有水,便没有池塘;没有爱,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这句话反映的是教师职业的(  )。

A、长期性
B、伦理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7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教育名言的提出者是(  )。

A、蔡元培
B、陈鹤琴
C、陶行知
D、晏阳初
8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的现场,通过对实际的事物或活动进行观察、询问以获取知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作业
B、参观
C、讲座
D、辅导
9

下列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人力资本是体现在社会产品生产和消费上的成本总和
B、人力资本是对生产者进行教育、培训等支出及其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
C、人力资本收益测算法是由西奥多·舒尔茨提出来的
D、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及教育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0

下列关于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
B、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普及性
C、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全民性
D、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生产性
11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说
B、迪尔凯姆的社会本位价值学说
C、卢梭的个人本位价值学说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2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下列关于美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美育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
B、美育专指学校音乐、美术、书法教育
C、美育是丰富想象力的教育
D、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
13

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以及曾国藩的书籍都是(  )。

A、制度教化名作
B、学校教化名著
C、家庭教化名典
D、知识教化名篇
14

教师在校内应注重自身的形象,其穿着打扮、言行举止都属于(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校本课程
15

下列小学课程中,属于综合课程的是(  )。

A、语文
B、数学
C、科学
D、美术
16

持有课程创生取向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往往是(  )。

A、课程消费者
B、课程开发者
C、课程采用者
D、课程执行者
17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的六大素养是(  )。

①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②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③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④国际视野,爱国情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

张老师要求学生在一个星期内读完《城南旧事》,列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三件事,并说明理由。这一课程目标属于(  )。

A、情感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9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丰富情感,这种教学模式称为(  )。

A、尝试教学模式
B、目标教学模式
C、问题探究模式
D、情境陶冶模式
20

小明期末综合评价等级是中等,老师颁发给他“进步奖”,因为他的总体表现相比之前明显进步,这一评价属于(  )。

A、相对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绝对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21

问卷调查是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使用该研究方法的第一个步骤是(  )。

A、确定研究目标
B、选择调查对象
C、设计问卷
D、发放问卷
22

在埃里克森看来,学龄期(6-12岁)儿童心理发展困难,容易导致其产生(  )。

A、孤独感
B、羞耻感
C、自卑感
D、内疚感
23

小杰上课主动回答问题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逐步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引起这种变化的机制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联结反应
C、操作条件反射
D、应激反应
24

教师通过突然提高音量强调某个重点内容,以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内容,这种注意属于(  )。

A、有意后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随意注意
25

教师在板书时,用红色粉笔书写重点内容,以提醒学生注意,这利用了刺激物的(  )。

A、强度
B、对比
C、运动
D、新颖性
26

学生看书时,喜欢用荧光笔划出优美的语句,以便于下次欣赏品读,这利用了知觉的(  )。

A、理解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27

小敏很想提高学习成绩,但害怕吃苦,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28

看到天上的白云,根据它的变幻,人们不由自主地把它想象为一群羊,一堆棉花……这种现象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29

学过汉语拼音对初学英语有干扰作用,这种影响属于(  )。

A、负迁移
B、正迁移
C、逆向迁移
D、动作迁移
30

受面包放入发酵剂后产生多孔,变得松软的启发,人们制造出泡沫橡胶。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属于(  )。

A、抽象思维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思维定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

教师应承担的角色包含(  )。

A、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B、知识体系的组织者
C、共生关系的对话者
D、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2

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的统一主要表现为(  )。

A、它们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B、二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统一
C、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要求和个性发展的完美统一
D、个体社会化代表社会利益,个体个性化代表“所有”个人的利益
33

下列关于教育的文化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教育促进文化在时间上传承和延续
B、教育促进文化在空间上扩散和流动
C、教育主动对文化进行选择和净化
D、教育创新文化并推动其发展
34

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微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微课选题一般以教学重点、难点为主
B、可以用手机制作微课
C、每节课只需要制作一个微课
D、微课只在课前使用
35

下列属于道德感的是(  )。

A、理智感
B、责任感
C、自豪感
D、美感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6

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

37

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步骤。

38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只表现为学习问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39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具备哪些通识性知识?

40

教育的人口功能有哪些?

41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2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一)

       礼行天下,德留心中。

       璧山是重庆西部的一座美丽小城,这里有巴渝地区保存很完好的孔庙,孔子“不学礼,无以立”的教诲浸润着这座小城。

       璧山区秉持“绿色教育,儒雅璧山”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干,以礼仪课程为基础,以实际问题为起点,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德育新常态。

       一是课程内容本土化。课程科学规划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构建了区域“共性礼仪课程”和学校“特需礼仪课程”。二是实施策略一体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项目实践,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系统推进实施。三是运行模式常态化。关注学生成长变化,加强督导评价,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管理变革,实现了三大转变:满意度从“常投诉”到“零投诉”的转变,关注度从“礼仪领头雁”到“教育先锋队”的转变,参与度从“被动旁观”到“主动深耕”的转变。获评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经验”、“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重庆市首批2个“德育品牌”以及重庆市2个“德育特色基地”等多项荣誉。

43

(1)结合材料谈谈德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5分)

(2)德育的目标是什么?(5分)

(3)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5分)

(二)

       华应龙有一节堪称经典的数学课“规律的规律”。这是一堂复习课。他打破了教材原有的教学目标,不是带领孩子们回顾和巩固规律,而是鼓励他们主动怀疑和打破规律。在许多老师和学生看来,数学就是真理,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是确定的。但是,华应龙在课堂上明确地告诉学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都是有范围的,可能在这个范围里是对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就是不对的。所以,我们看问题不可以绝对化,要随时修正。最后,他以“规律的王国也是有国界的”作为这堂课的结束语,不仅孩子们意犹未尽,听课的老师也感到非常震撼。

       华应龙在讨论自己的这节课时说过一句话:“优秀的数学教师一定要有很高的视野,要跳出小学数学看数学,要跳出数学看数学,要用哲学的眼光看数学,数学教师要想上具有文化味道的课,既要有一定的数学专业基础,也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4

(1)结合某一条教学规律,谈谈教师为什么要“上具有文化味道的课”?

(2)教学应完成哪些任务?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有哪些?

(三)

       小楠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经常协助老师检查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最近,同学们新学习了一首古诗。老师要求大家利用课外时间把它背熟,并安排小楠负责检查和及时反馈背诵情况,小楠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认真准备,背得磕磕巴巴,在多次提示后才勉强背出来;有些同学记忆力非常好,仅读几遍,就能够顺利地背出来,但忘记得也很快;还有些同学先学习这首诗的基本意思,在理解这首诗创作时的作者境遇和历史背景之后,不仅背得很流利、声情并茂,而且记忆深刻,就像知识在脑子里“生了根”。

45

(1)结合材料,谈谈记忆品质的类型。

(2)记忆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3)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记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