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江苏    来源:fenbi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必须坚持( )。
将教育目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的心理学家是( )。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经过实验表明:教师如能对学生热情相待,寄予较高的期望,则学生就会向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和水平发展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
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课程的表现形式是( )。
主张“儿童中心”“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著名教育家是( )。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思维定势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简述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南疆盛开民族教育之花
在中越边境、十万大山南麓的防城港市防城区,生活着两万多瑶族人,广西最早的瑶族班就诞生在那里的那良中学。
在那良中学,我们见到了首届瑶族班的创办人沈克树,了解到民族班创办的初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瑶族大多生活在深山老林中,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文化素质很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瑶寨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多数聚居点都办起了小学,但直到80年代初,瑶族学生能达到初中毕业的仍然寥寥无几,在瑶寨里找个记分员和会计都很困难。为此,那良中学开始在高山瑶寨招收农村小学毕业生,开办寄宿制民族班。民族班的学生享受助学金,减免学杂费、书本费,对特别困难的还给予适当的补助。
瑶族班自创办以来,已经毕业了15届学生,毕业的700多人中,近一半学生考入了高中和中专,其中还有80多人考上了大专以上院校。沈克树还记得,首届瑶族班学生李永章,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广西民族学院数学系本科,这是高山瑶寨的瑶胞子弟参加高考首次被录取的本科生,瑶族群众兴奋地奔走相告。
毕业回乡的瑶族生现在大多数已成为山区建设的骨干力量,20多人做了教师,在最艰苦的边境和高山瑶寨默默奉献,还有20多人被录用为国家干部。防城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合玉桂、八角等的生长,学校就在毕业班的就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并通过毕业生向瑶寨辐射。学校近期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表明,由该校毕业生们种下的玉桂、八角数以万计,他们中多数成了种养带头人和经商带头人。我们在所到的瑶寨看到由该校毕业生利用水利资源建起的小型发电站,让瑶寨用上了电灯,还买了电视机、洗衣机等。
请结合上述报道,运用相关的教育原理分析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