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题

分类:教师资格/高中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西周时,对以鼎随葬的规定是“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

A、显示富贵
B、崇拜鬼魂
C、保存器皿
D、维系礼制
2

《全球文明史》写道:“席卷整个中国的战争对正在兴起的官僚精英和平民来说,都是一次较大的挫折。在这个时代,军事技能和体能被看作比士所具有的文学和礼仪才能更有价值。”文中的“这个时代”是指(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宋金对峙时期
3

某史书记述秦朝的政治制度时说:“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

A、皇权至高无上
B、官员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细密
D、丞相大权独揽
4

下图是东汉画像石拓片,从中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播种工具的出现
B、铁制农具的发明
C、牛耕技术的运用
D、灌溉技术的进步
5

史载:“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文中“习俗”指的是(  )。

A、郡国并行
B、内阁专权
C、地方割据
D、门阀政治
6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有诗人描述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7

下图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此图反映的是(  )。

A、娱乐业的兴起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手工业的兴盛
D、商业活动活跃
8

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易学文’,曰‘行己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

A、倡导经世致用
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征不信
D、回归先秦儒学的义利观
9

晚清一位大臣针对列强在华攫取的某项特权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这项特权指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开矿筑路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10

孙中山说:“(我)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一千元,或多至二千,就算将来因交通发达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他的主张与下列各项相关的是(  )。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11

有人说:“天安门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胜利。”与此说法相关的是(  )。

①新文化运动  

②五四运动  

③中共一大  

④开国大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示意图,此图反映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各行业协调发展
C、奠定轻工业基础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3

1958年,有报道说:“过去每亩(山药)两千棵秧子的耕作法发展到这里的每亩一万五千棵,计划产量从每亩二十万斤直到一百万斤。”这段报道反映的史事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4

苏格拉底认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这种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者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苏格拉底意在说明古代雅典民主制是(  )。

A、间接的民主
B、少数人的民主
C、不成熟的民主
D、实质上的专制
15

卢梭认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句话所反映的政治理念是(  )。

A、自由平等
B、三权分立
C、民主共和
D、人民主权
16

1688年,英国的六位政党领袖和一名主教联名向玛丽和威廉发出邀请,声称英国人民极不满意目前的政府,盼望他们来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这一邀请直接导致了(  )。

A、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B、“光荣革命”发生
C、《权利法案》颁布
D、责任内阁制确立
17

1787年,华盛顿在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指的是(  )。

A、建立开明君主制
B、改革联邦政体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改变邦联体制
18

某历史著作写道:“明治政府认为强有力的经济是国家实力的基础,······电报、铁路以及蒸汽轮船航线的建立把地方和区域市场连接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经济网络。”这句论述体现了明治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土地改革
19

1917年,美国驻俄大使弗朗西斯说:“布尔什维克正试图创造一场世界范围的社会革命,并坚决鼓吹以暴力来推进这场革命。现在看来,资产阶级能否使这个世界成为一个安全的社会都成了问题。”他所评论的“社会革命”是(  )。

A、二月革命
B、七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十一月革命
20

20世纪初,中国出版的一本译著中写道:“其动物之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所说的“天道自然之理”的创立者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21

某科技史著指出:“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组合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地心说与日心说
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进化论与量子论
D、细胞学说与材料学
22

1942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组织了一次战役,使太平洋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这场战役是(  )。

A、中途岛海战
B、冲绳岛登陆战
C、珊瑚岛海战
D、西西里登陆战
23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订条约,决定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这一条约是(  )。

A、《巴黎条约》
B、《罗马条约》
C、《布鲁塞尔条约》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24

有史学家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所以“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提出这一观点的史学家是(  )。

A、顾颉刚
B、陈寅恪
C、王国维
D、郭沫若
25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百家争鸣”一课时的板书,该板书的类型属于(  )。

A、图表式板书
B、纲要式板书
C、图示式板书
D、线索式板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

简要说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10分)

27

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通常都有“课前提要”,它可以由哪些内容构成?(10分)

28

教师应如何评价学生编写的历史剧本?(10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一)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除安抚使用武人,其余都由文臣担任。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29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区别。(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及对北宋产生的影响。(12分)

(二)

在进行“维新变法”内容教学时,某实习生对其中的“公车上书”进行详细的叙述。正当她充满激情侃侃而谈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从网上看到文章说康有为没有组织公车上书,没有上书光绪帝”。全班学生一阵骚动,窃窃私语,期待着老师的回答。

实习生说:“材料上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康有为组织了公车上书,不是应该以教材为准吗?”学生发出了失望的嘘声。

30

问题:

(1)这位实习生的做法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6分)

(2)传统教学强调“教教材”,新课改理念倡导“用教材教”。如何理解“用教材教”?(10分)

(三)

关于新航路开辟,《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某版本历史教科书“开辟新航路”一课包括三个子目:“东方的诱惑”“新航路的开辟”和“走向会合的世界”。某教师在讲完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后,针对第二子目,为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围绕《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开展了两个教学活动:

(1)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地图上按时间顺序描出四条航线。

(2)分组讨论哪一条航线最容易到达东方。为此,学生对航海路线、造船技术、洋流、季风等展开了热烈讨论,直至下课,讨论活动仍未结束。

31

问题:

(1)这位教师的教学有哪些可取之处(4分)?存在哪些问题?(6分)

(2)请你对这位教师提出改进的建议。(6分)

四、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
(四)

材料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布雷顿森林会议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日的临近,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秩序……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当时很多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日、意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国亟待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战争结束后,德、意、日三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唯独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美国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最终基本上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结合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你认为上述主张有何意义?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是该体系建立的标志。

32

要求: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