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江苏    来源:fenbi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林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专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中国科学家获奖理由是成功从中草药提取了( ),并广泛应用于疟疾治疗。
( )的教育思想是当今普遍认同的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在于对人的肯定,对人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与追求。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最主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国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
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所包含的四个阶段中,( )为最关键的一步,且其他都是围绕其展开的。
《学记》中要求“学而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都阐明了( )教学原则。
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称为( )。
为向教师和学生不断提供学习成败的反馈,制定或修改教学计划,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量称为( )。
动机可以理解为在( )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关于未来教育,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未来的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于是( )策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造简明的知识体系的策略是( )。
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属于程序性知识。( )
相同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刺激相似且反应也相同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产生,相同的联结越多,迁移也越大,这种迁移理论是共同要素说。( )
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下位学习。( )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认知成分。( )
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来考虑问题。( )
关于学习和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理论认为发展先于学习。( )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以归结为相同的教学原则。( )
如果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化需要而专门为其量身定做教育方案,那么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从中受益。( )
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是发现学习的倡导者。( )
在教学中以视觉的方式提供信息,主要是指让学生利用视觉获取信息,不仅指在教学中更多地使用图片或视频,也包括利用板书、卡片、动作等。( )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问题的认知水平与学生回答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请从下列问题归类到相应的认知水平栏目中(只需填写序号即可)。
A.光合作用的定义是什么?
B.航海图上有几种颜色?
C.你认为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得怎么样?
D.南京与北京两地的气候有什么不同?
布克(W.F.Book)与诺维尔(L.Norvell)让两组大学生以最快速度和正确性来做练习,连续进行75次,每次30秒,在前50次练习中,甲组知道每次练习的成绩,乙组不知,自第51次开始,两组条件对换,结果前50次甲组成绩比乙组好,后25次甲组成绩变坏了,乙组成绩明显上升(见图)。
①试解释甲、乙两组的成绩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②这个实验结果对我们日常教学有何启示?
一位小学老师教授英语课《保护地球》,教师在教学媒体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从课堂的导入到新内容的呈现,新内容的操练以及新内容的运用等环节都使用了课前自制的大量图片以及写有词汇和句子的纸条。一节课下来,黑板上贴满了纸条,几乎没有直接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
试从教学原则、教师角色、学生学习及教学媒体四个角度剖析上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