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公开招聘/山东    来源:fenbi
老师带学生学习了描写人物的课文后,让大家写一篇作文“心目中的妈妈”,通过写作体会妈妈的关爱、对妈妈的信赖以及对妈妈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运用了( )的规律。
高频次的活动可以作为低频次活动的强化物。小明喜欢玩积木,不喜欢写作业,我们可以告诉小明写不完作业不可以玩积木,以此来强化小明写作业。这种原理是由谁提出( )。
小红证明命题和定理时,需要将数字符号和概念组合起来运用。这是( )。
“狼孩”很难再被培养成正常的人类,是因为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孟老师告诉同学们只要按时完成作业就不会批评大家,这是( )。
以下关于教学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明现在10岁,正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哪个时期( )。
下列不属于教育基本构成要素的是( )。
学校对学生的纪律处分不包含(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这体现了儿童的( )。
现在中小学提倡开设兴趣班,例如,艺术类的、科普类的、技术类的等,这是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设置的不同形式的系列课程。该类课程属于( )。
( )倡导“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上课时教师要明确( ),即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的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 )。
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大自然和其他社会场地参观,这种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属于( )。
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不仅可以通过系统研究的逻辑思维方式,也可以通过形象感受、情感体验的方式,即学生不仅“知道了”,并能“言传”,才算认识;而“体验到了”,可以“意会”,也是认识。这体现了( )。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它是师生关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这种关系属于( )。
( )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教育研究中,( )是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目的是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和验证所研究现象的因果关系。
我国的《教师资格条例》属于( )。
以政策协调教育活动的方式为标准来看,下列不属于教育政策的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位当具备( )。
有研究发现,优生在阅读时如果遇到陌生的材料时会有意识地放慢速度。他们采取的这种措施属于下列哪种策略( )。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体现了( )。
教育心理起源说是对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批判,其代表人物是( )。
教育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社会文化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对教育起着制约支配作用,其主要表现在( )。
把人类社会和教育划分为古代社会、古代教育和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根本标准是( )。
学生初学文言文时兴趣比较低,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随着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兴趣,开始凭借兴趣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时学生的注意属于( )。
小光同学参加英语考试时对于一些简单而熟悉的英语单词怎么也想不起来,造成这种遗忘的原因是( )。
作为重要课程形式的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 )。
以下不属于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的新特点的是( )。
教师在面对不同学生提出相同问题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他们不同的回答。例如,对于那些生性犹豫的同学应该鼓励他们立刻行动,而对于那些生性鲁莽的学生应该引导他们三思而后行。这说明教师职业的特点是( )。
某班学生鹏鹏日常行为中经常表现出贪吃、抽烟、咬指甲等行为。依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学说,鹏鹏出现上述行为可能是( )发展不顺所致。
下列属于《学记》中的教育思想的有( )。
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 )。
欧洲封建时代的教育主要分为( )。
教育的生产性表现为( )。
衡量一个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支付能力的指标有( )。
坚持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人物有( )。
从教育阶段来说,教育制度的类型有( )。
下列属于习近平总书记用“四有”标准定义“好老师”的是( )。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任务包括( )。
校长负责制也可理解为( )。
教育法规的基本特征是( )。
学校的出现是教育相对独立形态开始的标志。( )
我国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大学》。( )
12-15岁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
课程标准的结构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部分。( )
现代教学策略的核心是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强调课程目标的主导作用。( )
CIPP课程评价方法的重点是将“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和“龙生龙,凤生凤”都是强调环境的作用。( )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 )
古德莱德的课程层级类型是将由教育行政法规规定的课程方案和教材作为正规课程。( )
2016年9月,我国公开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其分为三个方面,共六大素养,请写出这三个方面和六大素养。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中,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四大原则是什么?
材料一:《儿童权利公约》于1989年11月提出,是第一部有关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约定。主要强调,每一位18岁以下的儿童们的人权必须被重视和保护,而且这些权利必须依据公约的指导原则去实践。1991年3月,李鹏代表中国签署《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宣言》和《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宣言执行计划》,这之后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参与进来。
材料二:一道数学题,自己的答案跟书本给出的标准答案不一样怎么办?大部分学生选择改正,而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一名9岁男孩罗弋却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推翻了所谓的正确答案。而在求证的过程中,家长发现这道题不仅考倒了电子科大、同济大学等高校的数学高材生,更是作为两届奥赛的考题出现,其错误答案被出版社沿用5年无人察觉。
(一)联系生活实际所学知识5次沟通出版社纠正答案
“150盏亮着的电灯,各有一个拉线开关控制,被顺序编号为1,2,3,4,……,150。将编号为3的倍数的灯的拉线各拉一下,再将编号为5的倍数的拉线各拉一下,拉完后亮着的灯数为几盏?”这是一道考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思维数学题,今年暑假,才上完三年级的罗弋在做四年级的数学竞赛题集《培优新帮手》时遇到此题,算出答案“90”与标准答案“80”不符,妈妈陈群只当儿子错了。
“妈妈,我没有错!”罗弋没有见过拉线电灯,但他猜想应该就像餐馆里的电风扇一样,拉一下转起来,再拉一下停下来。“所以3和5倍数重叠的十盏灯因为拉了两下又亮起来,最后的答案就应该在80的基础上再加10。”
罗弋的爸爸是同济大学的高材生,第一次用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方法也算出是80,听了罗弋的解释后,才恍然大悟又加上10。令人咋舌的是,陈群上网一搜才发现,这道题竟是奥赛“名题”,分别在2011年和2013年的奥数考试中出现,而网上的答案清一色是80,这才让陈群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要联系权威部门纠错。
起初,一个9岁小孩的答案并没有引起青少年世奥赛组委会的重视。“一听孩子没参加过奥数比赛就质疑答案有误,组委会连说没资格纠正,叫我们去找出版社。”9月28日,陈群不得不联系出版《培优新帮手》的崇文书局。记者看到,在3次邮件、4次电话沟通过程中,出版社在请主编和多名编者重新做题后,认为“此题有解题步骤,属于思路错误”,依然坚持旧答案,并建议孩子去网上搜索解题步骤。陈群不甘心,她发出两封纠错邮件,将罗弋的推演思路和指出的常识性问题告知编辑。终于,在10月20日上午,陈群收到崇文书局编辑室主任许举信的邮件“我们将孩子的思路和答案反馈给主编和多名编者,在重新审视这道题后惊讶地发现孩子的思路和答案确实是正确的”。
编辑部承诺将在相关权威杂志发表声明,并在以后的出版中使用罗弋的答案。许举信分析了造成5年无人纠错的原因,“大人在解此题时都会用到公倍数,罗弋没有学过,只能用常识去解答。但这道题对小孩来说难度很大,通常他们的答案都来自于老师、家长和标准答案。”
(二)爱总结数学规律把理科原理巧用于生活中
从三年级开始,数学老师石丽就认为罗弋很有数学天赋。当时讲到两位数相乘的知识点,其他孩子用竖式或者一个个相加,罗弋却在草稿本上画几道交叉的线条,以交叉处所在位置推演出答案。
“他告诉我,这个方法是一位数学家发明的,他在此基础上简化了线条,几笔下来可以直接看出答案,更方便更迅速。”
做完书本上的题,罗弋常嚷嚷着让父母给他出题。一次陈群把一道需要用到高中镜像原理的题拿给罗弋,没想到他不到一分钟就算出正确答案。罗弋不以为然,“我早就总结过了,长与宽的和不变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长和宽越趋近于正方形,面积越大。”作为数学课代表,他不仅是老师的小助手,常常为同学解答疑问,还发动他们互相查漏补缺。
由于爱钻难题,罗弋常常忽略细节和基础,他曾忘记写数学单位、转化单位,甚至做漏题。而最令妈妈头痛的是,儿子不爱做作业,“我不喜欢做累手的事情,我写字很慢,喜欢用几个符号把我的想法表达出来。”罗弋说。这学期,陈群要求罗弋在做完家务、照顾好弟弟以后,利用2小时时间做作业,“到了9点半必须搁笔,去睡觉。”情况才有所好转。
而在做家务时,小男孩还用物理原理解决生活小难题。一次,冷冻室的肉被牢牢粘在冰箱里取不出,罗弋拿一根筷子寻找最薄处的冰,一面大力敲打,一面演示给妈妈看:“筷子放越平,冲击力越大。”他还教妈妈如何利用偏心力和离心力,用洗衣机洗两双袜子,不把机壁撞得呼嘭响:“两双袜子相对而放,就可以达到平衡没有响声。”
在热爱数学之外,罗弋的另一兴趣是阅读。在班主任白煦兰的印象中,罗弋是个静得下心来的小孩,“每天中午吃完饭,他都会去班级图书角取一本书静静翻阅许久。”不过,小家伙却称自己看的都是“闲书”,诸如《狼图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十天环游世界》。此外,画点花花草草的水墨画,是他做题做累之后用来放松自己、去除烦恼的方式。
请结合对给定材料的理解,思考作为与儿童关系最亲密的老师,应如何尊重儿童,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作文要求:
1.结构完整,立意深刻;
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