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分类:教师资格/高中    来源:233网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如图1所示为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实验装置。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的电荷几乎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2
探究物块沿斜面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他们将一块物块自O点由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下物块相同时间间隔的图像a、b、c、d(如图2),测得ab=2.5 m,bc=3.5 m,cd=4.5 m。由此可推知Oa之间的距离为()。
A、0.5 m 
B、1.0m
C、1.5 m 
D、2 m
3
如图3所示为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演示实验(小球能摆多高)。根据教科书的描述,可以判断该实验在教学中用来说明()。
A、受迫振动
B、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C、机械能守恒
D、向心力与速度大小的关系
4
下列能正确反映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方程是()。
A、
B、
C、
D、
5
图4为一种电真空元件的原理示意图。在该元件的玻璃外壳内有两个同轴圆筒形金属电极M和N。它们通过导线连接到壳外电极M’和N’,接通灯丝电源,灯丝受热发射电子经Ⅳ辐射出,不计电子初速。在M7和N’间接一低频电源,电极M’、N’间的电势差U M’ N’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5所示。则从M’流向M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为()。
A、
B、
C、
D、
6
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如图6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6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C、减小双缝到光屏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7
如图7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其中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V0,内部装有体积为0.5V0的水,水上密封的空气压强为P0,保持阀门关闭,用打气筒再向内充人压强为P0,体积为1.5V0的空气。设在所有过程中,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温度不变。则充气后容器内空气的压强为()。
A、Po
B、2po
C、3po 
D、4po
8
用表面涂有绝缘层的四根相同导线分别绕成闭合线圈。其中,a为2匝圆形线圈,b、c为导线交叉的8字形圆线圈,d是两个分别由半根导线绕成的闭合圆形线圈且捆绑在一起。现将它们按图8所示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它们穿过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最后落到水平地面,则最先落地的线圈是()。
A、a
B、b
C、c 
D、d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9
确定物体绕某个轴的转动惯量,可以由理论计算也可通过实验测定。
(1)用积分计算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质薄圆盘绕其中心轴的转动惯量。(10分)
(2)该圆盘质量未知,可用如图9所示的实验方法测得该圆盘绕中心轴的转动惯量。在圆盘的边缘绕有质量不计的细绳,绳的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圆盘与转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为a,求圆盘绕其中心轴的转动惯量。(10分)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0题20分,第11题30分。共50分)
10
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

问题:
(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及其要点。(4分)
(2)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6分)
(3)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0分)
11
电学实验课上,学生分组做《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老师要求学生按大屏幕上的电路图及实验要求(图11)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下面为某小组实验过程的片段。

学生:老师,我们合上开关后,无论怎么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都不偏转。
老师:检查一下电路,看是否哪个接线柱没拧紧断路了。
(学生依次检查,没问题)
学生:老师,还是您来看看吧,我们每根导线都拧得很紧。 
(老师检查了一下电路,发现学生连接的电路如图12)
老师:你们的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想想到底怎么连接,再重新连接一下。
(学生讨论后重新连接如图13,合上开关后,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正常了)
学生:谢谢老师。
老师:那就自己继续做吧。


问题:
(1)指出图12中的连接错误并给出正确的连接方式。(10分)
(2)按照图13进行实验能否达到实验要求,为什么?(5分)
(3)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述。(15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2题12分,第13题28分,共40分)
12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某高中物理教科书关于“动量守恒定律”一章某节的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4所示:


任务:
(1)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4分)
(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8分)
13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分子的热运动”的内容标准为: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知道其实验依据。
材料二某高中物理教科书“分子的热运动”一节部分教学内容如下: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等知识。
任务:
(1)简述布朗运动的内容。(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布朗运动”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4分)